第六十三章 康熙之死(下)(1 / 2)

九月二十八日,古北口提督趙國華、馬蘭鎮總兵蔣義、泰寧鎮總兵胡偉、宣化鎮總兵杜子飛被誘殺於北京,所部提標四營,鎮標七營,並遵化協營、紫荊關一標經裁撤整編,合編為關寧軍混成第三師團,師團長馬龍,計四個聯隊,戰兵一萬二千人。

九月二十九日,天津鎮總兵周保亮、大名鎮總兵斐大剛、通永鎮總兵華雲國於保定被殺,三將所轄鎮標八營、河間、大沽二協,固關營兵、開州一協、大名城守營、山永二協兵改編為關寧軍混成第四師團,師團隸屬直隸巡撫齊壯直轄,有兵一萬一千人。直隸原提督金國正所部綠營兵七千人改建直隸各府縣守備兵,歸屬地方各府縣直領。

九月三十日,康熙自盛京經錦州回師山海關,與嶽樂所部兵馬會合,計有兵員五萬。當日即由康親王傑書督所部一萬兵強行攻關,遺屍三千餘具於關下,未克。雙方陷入僵持階段,清軍無力進攻,關寧軍也無意出關決戰。隻使人向關下射出布告,曰宣統皇帝已登基,康熙已死於盛京,拒不承認康熙仍活著事實。

十月初二,京師鄰郊各府縣綠營兵及新征兵兩萬五千人開赴山海關,編為關寧軍混成第五師團,師團長伍楓秋。至此,集於山海關的關寧軍兵力壓倒清軍。

十月初五,南懷仁督造完成36門開花炮運至山海關下。

十月初七,康熙聞知盛京遭清原關寧攻擊,葛爾丹已破科爾沁,越過黑山向錦州進犯,唯恐後路被退,成甕中之鱉,不顧將疲兵喪,強令再攻山海關。激戰一日,棄屍萬餘,仍不得入關內一步。

十月初八日,關寧軍遣密使與清簡親王雅布、肅親王富綬密商,以殺康熙者為關外王的條件,誘使雅布與富綬作亂。不料事泄,康熙先下手為強,以召禦營會議為名,暗中埋伏侍衛亂刀砍殺雅布、富綬,誅殺二王部下三十餘名將領,接管二人名下兵馬。

十月初九,久攻不下且有斷糧之危,康熙領殘軍三萬餘連夜往盛京逃去,趙強領五萬兵馬尾隨其後。

十月十四,關寧軍完成對盛京包圍,偏師占領遼西等地,斷了康熙由海路逃至關內之念。

十月十六日,葛爾丹率準葛爾兵與關寧軍會師盛京城下,雙方約定先入盛京者即擁有此城。

十月二十八日,盛京將軍賴塔領兵突圍,因後繼不支,敗回城中。

十一月初三,葛爾丹揮師攻城,未克,後不再強行攻城,留一萬兵於盛京,自帶主力回返漠南,以消滅漠南殘餘各部。

十一月初六,趙強遣使要康熙投降,可保證城內旗人性命。康熙不允,斬殺使者。趙強大怒,開挖福陵、昭陵,掘努爾哈赤與皇太極之屍以白布係之,懸於軍營轅門之上。清軍聞之,舉城哀嚎。

十一月初八,城內斷糧。十四日,斬殺軍馬充饑。二十四日,殺人為食。

宣統二年二月初九,康熙自感無回天之力,服毒自殺。康親王傑書領盛京大小官員開城投降。

二月十一,屠城令下,盛京城無一丁存活。

二月二十八日,關寧軍南下,所到之處,盡殺旗人,傳檄天下,殺旗人者當為漢人。

四月二十一日,關寧軍攻陷揚州,滿城旗人三千餘人被殺。

五月初九,關寧軍渡江攻陷南京,清兩江總督麻勒吉自殺,滿城三萬旗人被殺。爾後,關寧軍迅速占領江南各地。

五月十九日,得知南京被攻陷後,趙強殺宣統帝自立,國號“中華帝國”,年號威武。

六月上旬,清杭州將軍桂國喪心病狂,血腥屠殺杭州漢人十三萬。慘案發生,關寧軍群情激憤,調大軍三十萬圍攻杭州,攻城十六日,終克,裂杭州將軍桂國屍,盡砍滿城旗人,西湖之水一時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