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大戰之後周瑜一直在生病。
得知長安之戰諸葛亮竟然贏了。
一口鮮血噴了出去。
當夜就開始病危。
.......
馬良拜訪諸葛亮,告知周瑜病故的消息。
諸葛亮確認消息後,為周瑜的英年早逝感到惋惜。
馬良認為周瑜之死對江東是損失,但對蜀漢是好事。
諸葛亮表示自己雖然與周瑜是仇人,但是也為他的去世感到悲傷。
馬良猜測誰會接替周瑜的大都督,諸葛亮說以後不會有這個職務了,否則還得早逝!
馬良聽聞,有點不可置信。
馬良走後,諸葛亮陷入了沉思。
他想起了與周瑜之間的種種過往,心中不禁湧起一陣感慨。
雖然他們各為其主,但在某些方麵,他們其實是相互欣賞的。
如今周瑜英年早逝,這不僅是江東的損失,也是整個天下的損失。
諸葛亮決定親自前往江東,吊唁周瑜。
他帶著一些親信和祭品,踏上了前往江東的路途。
一路上,他心情沉重,想想周瑜這人在他的光輝下更顯得黯然失色。
他可沒有一點想要欺負他的意思。
怪隻怪周瑜太小氣。
到達江東後,諸葛亮受到了孫權的熱情接待。
孫權對諸葛亮的到來表示感激,並與他一同前往周瑜的靈堂。
在靈堂前,諸葛亮獻上了祭品,並深深地鞠了一躬。
他看著周瑜的遺像,心中充滿了惋惜。
在吊唁儀式結束後,諸葛亮與孫權進行了一番交談。
他對孫權表示,雖然周瑜已經去世,但他相信江東的將士們會繼續團結一致,為了江東的繁榮和穩定而努力。
他也表示,蜀漢願意與江東保持友好的關係,共同對抗曹操。
孫權對諸葛亮的話表示讚同,並對他的大度和胸懷表示欽佩。
他說,周瑜在世時,一直對諸葛亮的才華讚賞有加,如今他雖然去世了,但他的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江東的將士們。
諸葛亮在江東停留了數日,期間他與江東的一些將領和謀士進行了交流。
他發現,雖然周瑜已經不在了,但江東的人才濟濟,他們都有著堅定的信念和出色的才能。
他相信,在孫權的領導下,江東一定會有更加美好的未來。
離開江東後,諸葛亮回到了漢中。
他將自己在江東的所見所聞告訴了劉備和其他將領。
尤其是船廠的發展壯大。
必為實現興複漢室的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
劉備對諸葛亮的話表示讚同,並對他的遠見卓識表示讚賞。
他說,諸葛亮不僅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更是一位有著高尚品德和廣闊胸懷的政治家。
他相信,在諸葛亮的輔佐下,蜀漢一定能夠實現自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