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狼獎結束之後, 秦己和晉江就已經訂好了機票準備回去了, 來的時候兩個人輕裝上陣隻帶了一個背包, 本就沒打算在這裏待得太久, 回去的時候也隻多了兩個並不算是沉甸甸的, 但依舊很有價值的獎杯。

女主角喬安娜跟他們是同一班航班, 倒不是她跟他們一樣住在同一座城市裏, 隻是電影的首映要在那裏舉辦,而且也就是這幾天的事情,所以主創們不是特別忙的, 都選擇回到這個奮鬥了許久的城市待上幾天——而且他們都不是什麼有大名氣的演員,也沒什麼可忙的。

馬文則留在這裏晚點才能回去,在獨狼獎上滿載而歸, 之前他們一直擔心的排片問題迎刃而解, 甚至有不少發行商直接找上門來,談論起合作發行的事情。

像獨狼獎之類的這種大獎項, 都會有各大發行商的人參加, 目的就是把那些有商業價值, 潛力不錯的影片收入囊下。

而且來參獎的電影人, 絕大多數也不是單純為了榮耀的, 更多的是為了把自己的影片賣出——畢竟電影怎麼也算是一種商品, 無論是文藝片還是商業片,多多少少都是需要盈利的。

所以如今各大電影頒獎禮,在資本大行其道的情況下, 也逐漸地沾染了些商業的氣息, 成為了大型的影片交易現場,沒有獲得提名的影片都可以進場吆喝著給自己找買家,掛著顯眼矚目的宣傳海報,存在感甚至要比這一屆的獲獎影片還要強烈。

當然,它們多少還是守住了自己本質的純粹,起碼評獎還是公平的。

本來,跟發行商接洽談合作合同,秦己這個最大的投資方應該也是參與在場的,但他向來是喜歡當甩手掌櫃,隻負責給錢其餘別來麻煩他才是最好的,而且秦己覺得自己對這方麵完全是個門外漢,對這方麵一竅不通,反正有專業人士去跟人家談判,他在不在場都沒什麼太大影響,與其在旁邊聽天書,倒不如放過自己。

條件談下來是要告訴他一聲的,通不通過還是要看秦己點不點頭,既然如此,等個結果就夠了,幹嘛非要注意過程。

更何況,秦己的新專輯還在創作當中,他現在靈感爆棚,創作狀態是前所未有的好,怎麼可以耽誤時間在那些事情上呢!

這張新專輯的主題是情歌專輯,說得肉麻一點,整張專輯每一首情歌都是寫給晉江的,有含蓄溫柔的告白,也有記錄曾經點點滴滴的溫馨,中心思想就是一個甜字。

這種撒狗糧的行為,在別人不知情的情況下還是很會受歡迎的,就好像一塊狗餅幹,你不告訴別人,別人可能會覺得這隻是普通的餅幹,甚至特別好吃。

不要問秦己怎麼想到這樣的比喻,每個人都會有好奇自家寵物吃的東西到底什麼味道的時候……

這幾天秦己忘寢廢食地創作著新歌,晉江卻過得很苦——秦己寫歌的時候會一遍又一遍彈唱,不斷地改歌詞或者旋律,但晉江停著秦己唱出口的歌詞,總覺得他每時每刻不在用言語撩撥著自己。

要知道熱戀中的情侶,聽見對方口中熱辣的情話後,都恨不得立刻撲上去痛吻一番,然後再視情況和場合決定接下來會有什麼活動,但晉江卻不能去打擾秦己,起碼不能總是打擾,但你要知道這種場景之下一天隻能跟愛人纏綿地交換一下口水七八次,對於晉江來說是遠遠不夠的,這絕對是一個難以言喻的折磨。

而且一旦按耐不住自己湊了過去,還會得到秦己一個傷人的嫌棄眼神,晉江甚至覺得自己就像是一個主人在忙而得不到寵愛的金毛犬,隻能嗚咽地趴在地上,搖著尾巴望著工作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