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一章 佛經手抄本(2 / 2)

比如手裏拿的這套《大般若經》,竟然是唐初四大家之首的歐陽詢親筆纂抄的。要不是聖戒不可能給出錯誤的答案,楊靖真不敢相信手裏這一卷《大般若經》竟然是那位大家的真跡。

如此完整的《大般若經》再加上是歐陽詢的真跡,這部《大般若經》的價值那可就大了去了。是無價之寶也絕對不為過。

這東西可不是碑刻,更不是拓本或者後人的臨摹,這可是正兒八經歐陽詢的真跡啊,而且還是完整的一套《大般若經》!

都一頁宋書一兩金,可宋書要是和唐書比起來那就差的遠了。

自從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之後,宋書、明書才被稱為古籍善本,而唐代僅存的那點殘頁,都是手抄本,無論從哪方麵來講,唐代的書,哪怕是殘頁,其價值也都遠遠超過宋書。

更別這部《大般若經》還是歐陽詢的真跡!

既然歐陽詢老爺子的真跡都出現了,那麼其他幾位名家還能遠嗎?

果然,楊靖一部接一部的甄選,又發現了其他唐初甚至是隋朝時期書法大家的手抄本,比如褚遂良的真跡、比如虞世南的真跡、薛稷的真跡。

至於柳公權或者顏真卿的真跡,楊靖也沒想在這裏發現。武則死的時候,不管是柳公權還是顏真卿,都還沒出生呢

除了這幾位大家的真跡,還有其他一些名氣不大的隋唐時代的書法家的真跡。

反正不管怎麼,這些手抄佛經的價值遠遠超過了剛才的那些鎏金銅佛像,就是比起越城子留下來的那些碑刻,也絕對不遜色。

這些佛經保護的都很好,畢竟這間墓室本身就密不透風,而且這些佛經都盛放在號稱是“千年不腐萬年不朽”的金絲楠木製作的錦盒中。

別這些佛經了,就算是錦盒內包裹佛經的那些明黃色的絲絹,都沒怎麼褪色。這足以證明這些佛經保護的是多麼好了。

這次絕對是發大財了!

先是那些珍貴至極的碑刻,後來又發現了那些價值連城的唐朝鎏金銅佛像,現在更是發現了這些價值難以估量的佛經手抄本,這要是還不算發財的話,估計這世界上就沒有什麼能發財的事兒了。

怪不得古往今來盜墓這種事屢禁不絕,全世界也都是如此,實在是這種事兒真的是能發大財啊。

都“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就連曹操甚至都組建摸金校尉來籌措軍餉,足以證明盜墓這種缺德的事情真的是可以讓人一夜之間暴富的。

“嗬嗬,哥們現在算不算是盜墓呢?”楊靖開始變得有點糾結起來

不過也就是糾結了一會兒,楊靖就幹脆把這個問題徹底扔到了腦後,繼續對這一層剩下的那唯一一間墓室進行探索。

PS:鞠躬感謝“初吻給了手”1000的打賞。

再有兩這邊的事情就徹底處理完畢,就能回去了,這幾忙得真的是沒時間碼字,這幾章都是碼到晚上一兩點鍾才趕出來的。等老墨回家之後就能恢複以前的更新量了,還請各位書友多多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