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偷梁換柱(2 / 2)

老板道:“兄弟,你也看到了,這本書雖然是清刻本,無法與明版書和宋版書相比,但我這本書的品相卻是頂級的。現在別清版書了,就算是民國時期的書,也不見得能有這麼好的品相啊。所以你想要的話,五千拿走。”

楊靖聽了這話,微微地搖了搖頭道:“老板,這個價格高了。”

“不高,不高。這可是品相如此好的康熙年間的清刻本啊。雖然不是官刻本,但這個價格對於這本書來講絕對不高。”

楊靖笑了笑道:“老板,如果這本書真是康熙年間的清刻本,哪怕是家刻本或者是坊刻本,這個價格我二話不就拿走。可惜的是,你這本書不是康熙年間的刻本,如果我沒看錯的話,這本書應該是光緒年間的。”

“什麼?光緒年間的?不可能啊!這本書的作者我確定是康熙年間的人,怎麼可能是光緒年間的書呢?”老板有點著急。

楊靖道:“老板,您是專業搞古籍善本的,應該知道判定一本書的真實來曆不能光從作者身上來判斷吧,而想必您也清楚清初年間的刻本有什麼特點吧?”

老板點了點頭,正要點什麼,楊靖沒給他話的機會,而是直接翻開了那本書,指著上麵的字道:“清初年代的刻本,字體仍是明代末期的風格,字形長方,直粗橫細。到了康熙之後,才開始盛行“寫體”和“仿宋體”。至於到了道光以後,刻本的字體就開始變得呆板,世稱“匠體字”。您看看這本書的字體,難道您認為這種字體是明代末期的風格嗎?”

“雖然這本書的作者您可以確定是康熙四十二年的舉人,但這本書的字體呆板,毫無靈氣可言,正是清後期典型的匠體字,這樣的刻本又怎麼會出現在康熙年間?這樣的字體甚至連雍乾時期的刻本上都不會出現的啊。”

後麵這段話的時候,楊靖一直在看著這位店老板,果然,楊靖很清楚的捕捉到了店老板眼神中那一閃而過的慌亂。

這個時候,楊靖心中算是徹底有數了。

如果楊靖判斷不錯的話,這位店老板應該知道這本書是清後期的刻本,隻是這位店老板不知道從哪兒搞到了一張封麵,然後采用了偷梁換柱的手段,把封皮換到了這本書上。

這方麵的事情,現在古玩界多得是。這位老板好歹還算有點良心,最起碼還弄了一本清後期的刻本,要是換個黑心的老板,不定就會拿民國年間的書來糊弄你。

如果要是換個基本功稍微差點的顧客,在看到作者是康熙年間的人,以及這本書是刻本,或許在驚喜中就會忽略字體。

畢竟即便是匠體字,其實和雍乾時期的寫體或者仿宋體看起來也沒有什麼很大的區別,隻有精通這方麵的人才能看得出來他們之間的差別。

店老板看到楊靖的如此的確定,知道這是遇到行家了,於是苦笑著問道:“那你想出多少錢?”

楊靖笑了笑,豎起了一根手指頭

PS:鞠躬感謝“燈火見人家”、“冰鎮八度”、“紫炎驕”100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