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1 / 2)

時值盛夏,天清地廣。

初晨,和煦的山風裹挾著初陽的微溫拂動山林,風拂林海,跌宕起伏。山林之中飄蕩著厚如實質的霧氣,如烏雲蓋頂,將人的視線都是遮擋而去,所能瞧見的,不過腳下方寸之地。

空地之上,有一塊人高巨石聳立,一道略顯消瘦的身影盤膝坐於其上。觀其麵貌,是一個約摸十五六歲的清秀少年。

在少年的正前方,是一片聲勢浩蕩的瀑布。瀑布源頭,被一層濃厚的霧氣遮擋,使得整條瀑布如天河一般,自雲層之中,攜帶著萬馬奔騰的氣勢摜空傾斜而下。目測瀑布的高度,約摸超過百丈,這般高度的水流怒砸而下,砸在崖底的突出巨石之上,頓時發出一陣陣轟隆隆的巨響。

在瀑布底下,有一方仿若天然形成的水潭,水潭清澈見底,潭底以一層渾圓鵝暖石鋪就,也不知究竟是人為還是天然形成的。

少年赤著上身盤坐於巨石之上,雙手擺出一道略顯怪異的結印,整個人如老僧入定般紋絲不動。

吐故納新,將昨日吸納的天地元氣,取其最精純的所在滋養氣海,打熬肉身,剩下的糟粕,便要在第二日的吐故納新之後。連同身體之中的雜質一同被排出體外。這便是吐納的作用,也是修煉的根本所在。

天地元氣是一種特殊的能量,天地之間,所有物體都與其息息相關。潮漲潮落,移星換鬥,可說是奪天地造化之力。而有那麼一種人,是天之驕子。他們能夠將這種天地元氣納為己用,將天地之力,化作自身滔天修為,這類人,便是修者。在東洲大陸之上,修煉早已有了既定的規律。每一日的晨起吐納極為重要,因為早晨乃是天地元氣最為濃厚的時候,此時來吐故納新,能夠事半功倍。

修者自身,是一切的本源。是所有大能力的源頭,更是一切修為的基礎。

故而,修煉一途,煉體為先。

煉體,顧名思義,便是打熬肉體,鍛煉自身。這是每一個修者都要經曆的奠基階段的修煉,意在為日後的大境界奠定基礎,可謂重中之重,是打根基的過程。千裏之行始於足下,九層之台起於壘土。根基的穩健與否,便直接關係到日後的成就高低!

煉體有九境,又稱煉體九重。煉體九重,每一重都有其獨特的修煉精要竅門,每一重所注重的修煉各不相同。外練筋骨皮,內練經髒腑。

要想打熬肉身,便必須借助天地元氣之力。而煉體境之所以要打熬肉身,其實無非便是為日後自身承載天地元氣打下堅實基礎。這就像是一個打造容器的過程,如果基礎紮實,則容器大而堅固,也就意味著能夠容納比別人更多的天地元氣,那麼將來的成就則必定比他人更高。所以煉體境不止要打熬肉身,同時還要以天地元氣溫養腹下氣海穴中氣海,使其壯大。因為唯有氣海化為丹田,能夠將天地元氣煉化積存丹田納為己用,方才算是真正的在修煉道路上登堂入室。

隨著時間的推移,朝陽漸漸升空,盛夏的陽光頗為毒辣,此時不過剛過清晨,陽光便是帶著一絲溫熱。

渾身一顫,少年雙手再度打出一個結印,隨即散去修煉狀態。雙眼睜開,略微強烈的陽光照耀而下,讓的少年雙眼微微眯起。

感受了一下自身的狀態,少年微一皺眉,旋即無奈的輕歎一聲:“又是這樣。”

煉體九重,第一重練氣期,要想踏入練氣期,便必須通過冥想引動眉心靈台中的神念,再以神念構架自身與天地元氣之間的橋梁,進而吸納天地元氣入體。而也唯有將天地元氣吸納入體,方才能夠進行煉體境打熬肉身的修煉。

換句話說,如果不能吸納天地元氣打熬肉身,那麼便無法進行煉體境的修煉。

少年長身而起,身形一躍便是落下巨石。在少年落下之處,有一塊鐵墩靜靜擺放。

鐵墩側麵浮凸出五百之數,顯然說明這高至腳踝的大鐵墩足有五百斤之重!

活動了一下手腕,少年伸手抓在鐵墩頂上的把手之上,雙腿微蹲,裸露在外的手臂頓時繃成線條分明的肌肉疙瘩。雖然並不具備太大的視覺衝擊力,但卻也無疑擁有了一定的力量基礎。

少年眉頭深鎖,旋即另一隻手掌也是覆蓋而上,整個人成趴伏狀彎腰倒提著鐵墩。

“喝!”

牙關緊咬,少年腰部發力,傳入雙臂之中,隻見那重達五百斤的鐵墩竟然被少年緩緩提了起來。

煉體境每一重修煉除了注重之處不同之外,便唯有依靠自身力量來確定自己究竟達到了什麼境界。五百斤力,那是煉體五重修為方才能夠擁有的力量。

顯然少年雖然能夠提起這鐵墩,但卻也極為吃力,因此隻提到腰部,便再也上不去分毫。

看著丟在身前將地麵都是砸出一道淺坑的鐵墩,少年磨砂著因為抓握重物而微微發麻的雙手,眉頭微皺的喃喃道:“這身子畢竟未曾打熬,空有一身蠻力,卻無與之匹配的身體素質,若是切實擁有煉體五重修為,這手哪會有絲毫異樣。這蠻力倒是在緩慢切實的增強,但依然尋不出氣感,究竟是哪裏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