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1 / 1)

20世紀末以來,民營經濟辟借其在社會資源配置效率上的侵勢,在中國經濟領域取得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主體之一,民營企業的發展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經過從國民經濟的“補充”到“重要組成部分”,從“限製、利用”再到“鼓勵、支持和引導”,民營經濟正日益成為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特別是中國創業板市場和中小板市場推出後,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成為了上市公司,它不僅為民營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平鬆,也促進了民營企業朝著規範化、製度化的道路發展。

以家族企業占大多數的民營企業上市後,如何提高競爭力,健康穩定地發展是關鍵問題。家族企業越來越意識到,良好的公司治理是增強企業競爭力、提高經營績效的必要條件。因此,如何改善和提高家族企業的公司治理水平、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結耩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在我國家族企業的公司治理中,家族特征的存在是家族企業有別於其他公眾公司的獨特之處。

家族企業比非家族企業有著更加後雜的公司治理特征。從曆史和現實的角度看,家族企業要想持續健康發展,提高競爭力,職業化管理是必然選擇。今日中國的家族企業,包括上市的家族企業普遍采用的是家族所有、家族控製的治理形式,企業內部的管理實行的是家族化管理。家族化管理有很多侵勢,如家族企業的產權製度有利於最侵決策:家族企業的組織形式有利於降低代理成本、節約交易費用;家族企業的利他行為、血緣關係有利於提高企業的凝聚力等。但家族企業在具備了一定規模並向現代化、國際化和集團化發展的過程中,家族化管理模式的局限和不足日益顯現。如人力資源短缺問題等。這時轉變治理模式,建立現代企業製度就成了家族企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從家族化管理轉變為職業化管理,可以讓企業家從日常瑣事上脫身,充分利用戰略決策能力謀劃企業未來;可以給企業帶來新的經營理念和管理經驗,促進企業製度化、規範化運作,提高企業內部的運作效率,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職業化管理有利於消融無邊界權利導致的信任危機,提高企業內部運作的透明度,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進家族企業的穩定。

但是,家族企業在轉變治理模式的過程中,通常會遇到很多困惑:如職業經理人輿家族企業主目標不一致導致的委托代理的問題;職業經理人市場失靈導致的家族企業代理風險問題;信任資源缺乏影響了家族企業主對職業經理人的授權問題,等等。

許多學者從不同角度提出了很多家族企業建立現代企業製度、實現職業化管理的解決方案,比如推行職業高管持股方式,完善激勵製度;塑造自我誠信,給予職業高管充分的信任;建立有效的監督、約束和審計機製;加強培育和完善職業經理人市場,等等。這些措施為家族企業治理模式的順利轉化,促進家族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理論和實踐上的支持。

家族企業轉變治理模式,從家族化管理過渡到職業化管理之後,其治理結耩、治理機製(股權結構、高管薪酬激勵、董事會結耩)是否發生了變化?如何變化?公司績效是否發生變化?如何變化?這是本書研究的主要內容。本書是2009年河北省科技廳軟科學基金項目的研究成果。本書的研究內容是作者在其博士論文的基礎上,對家族企業治理結耩、治理機製的縱向深入分析,是對博士論文研究內容的進一步延伸和擴展,實證分析了上市的家族企業在2004—2008年間其公司績效、治理結耩及治理機製的變化情況及演變趨勢,總結、梳理了我國家族企業治理結耩、治理機製的演變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