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給你一家服裝店,怎樣賺錢(5)(2 / 3)

小蘇在線解答,她並不急著直接揭曉答案,而是對照10月銀行存款的明細賬丟出個問題:“查一查你的銀行對賬單上有沒有13000元?”

“有,那是進貨的數字,我記得很清楚,不用查賬都知道。”

“好,接下來繼續核對,500元稅費和500元電費呢?”

“都在!”小蘇像極了負責點名的班長,一手拿著筆,一手拿著花名冊,逐一核對著。

“1000元,有沒有?”

“有,那可是我的工資。”

“嗯。我明白了,一筆一筆逐個勾對。哎,後麵的210元和100元,銀行的電子對賬單都沒有,怎麼辦?

“都把它們先勾出來,等會兒再處置!”

“得嘞!但是我的10000元營業額怎麼隻有810元入賬?”

“想想你的‘支付寶’提現流程。”

“哦,想起來了。一開始收到營業款的時候,我都一筆一筆提現,打入了綁定的相應銀行。但是後來業務多了,心想到了月底就一並提現。提現需要1~2個工作日,肯定到下個月月初我才能真正收到剩下的營業款。”

“嗯,真聰明!還有什麼是你的賬上有、銀行賬上沒有,或者銀行賬上有、你的賬上沒有的?”

“唔,210元運費和100元電話費,銀行都沒扣我的也!”

“不是不扣,是還沒有來得及扣。一定是銀行接到代扣信息或者接收到支票時,在月底最後一天代扣。一般情況下,你的賬戶要在1~2個工作日才能收到款項,所以這就形成了一筆未達賬,你先用鉛筆勾出來吧!順便提一句,轉賬支票有7天有效期,過期作廢。”

好了,把勾出來的“嫌疑犯”一一判刑吧!

調節後的餘額是相等的,說明未達賬都找對了,有三筆賬等到次月再進行核對。每月都要做一張這樣的表格,一來可以方便對賬,而來可以達到內控要求。一旦發現賬賬不相符,就必須要及時查找原因。有的時候,銀行也不是聖人,總會出錯。沒準,問題還不在你!

調節身心,放鬆心靈,銀行存款和身心健康同等重要!做完調節表,多多決定每天下班步行回家,用一包黃帝內經調製的藥包泡個腳,折騰了三個月的身心也該好好調節調節咯!

20 不可小覷的利潤表

月末,姐妹倆約好時間,想一起做張利潤表,看看實體加網絡化的經營效果。

下了班,小蘇就帶著利潤表的模板直奔店裏來了。

流水賬看起來還不賴,淡季的“寒冬”終於過去,迎來賬本上的“春暖花開”。多多正興高采烈大呼勝利在望時,慢條斯理的小蘇卻像個私塾先生一般擺擺手,搖頭晃腦地又講起幾個關於利潤的會計處理要點:

“收到多少錢並不等於進口袋就是純利潤,還需要扣掉成本及費用,別忘了!”

三大會計報表之一的資產負債表,反映的是一定日期的全部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是某個時點上的信息,屬於反映財務狀況的靜態報表,展示了所有者所擁有的各種經濟資源、所負擔的債務以及償債能力和所有者權益。而利潤表反映的是在某一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顯示的信息是一個時間段的區間信息,而不是某一時點的信息。利用利潤表,可以評價經營成果和投資效率,分析盈利能力以及預測未來一定時期內的盈利趨勢。

簡單來說,利潤表是幫助我們分析收支情況的好幫手,幫助你了解你究竟賺了多少、花了多少。

概念容易掌握,但到底該怎麼算呢?

【天使愛學習】

利潤=收入-費用

收入與費用之間的差額就是利潤沒錯,但這裏的“收入”並不僅僅指營業收入,還包括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入。費用包括營業費用、投資損失和營業外支出。所以上麵的公式就擴大了陣容:

利潤=營業收入+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營業費用-投資損失-營業外支出

1.營業收入,指日常經營過程中取得的收入,分為主營業務收入與其他業務收入。

茛主營業務收入:指經常性業務取得的收入,是利潤星恒的主要來源。對於服裝店來說,童裝銷售收入就是主營業務收入,這是多多賴以生存的主要收入。

茛其他業務收入:是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取得的出主營業務收入以外的各項經營收入,兼職和副業就是典型的其他業務收入。

2.投資收益,指從事各項對外投資活動取得的收益。可惜多多不會炒股,也沒有投資房產的經驗和本錢,所以這一項為零。

3.營業外收入,指在經營業務以外取得的收入,出售固定資產的淨收益就屬於營業外收入。

4.營業費用,指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為了取得營業收入而發生的費用,包括營業成本和經營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其中,營業成本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