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開店五件事,樣樣不簡單(3)(3 / 3)

“還記得上大學那會兒,咱們一起追過一部美劇叫《醜女貝蒂》?”

“記得,當然記得。美女如雲的時尚雜誌社,一隻醜小鴨暗戀自己老板的故事唄!”

“嗯,那部片子很經典。不過,我提起這部美劇是為了讓你想起一個場景:貝蒂的姐姐從小就很懶散,喜歡穿著暴露地工作,因為她沒有任何才華,甚至連她妹妹也不相信她有什麼生存能力。一次又一次的失業,讓這個豐滿的女人很沮喪。光靠賣弄姿色不行,得自己做一回主。有一天,她吃到爸爸做的蛋糕,覺得棒極了,萌生了自己賣蛋糕的想法。於是,她主動聯係各家餐廳,並送去樣品。餐廳老板很滿意,但是要求姐姐每天提供兩百個蛋糕。”

“哈哈,想起來了。可憐的爸爸一邊打著瞌睡,一邊打蛋黃、攪奶油。”

“你和那個胸大無腦的姐姐犯了同樣的錯誤,首先是樂觀估計了自己的產能,其次45元的製作成本裏並不包含多多媽的薪酬,你怎麼知道她能做出堆滿服裝店的衣服來?況且,做出來的衣服你能保證一定能賣完?‘奶奶牌’蛋糕供不應求時,貝蒂的姐姐還雇傭了另一個老太太,和自己的爸爸一起在家裏做蛋糕。結果,累得老爹直求饒,蛋糕也沒做完。老太太倒是淡定地做著,畢竟不管做了多少,她都能拿到工資。沒有交出貨,就是違約,而且還浪費了人工、水電。”

“我是資本家嘛,哈哈。”

“別打如意算盤了,我看了一下你的賬本,每件公主裙你賣100元。”

“合適嗎?我參考了其他店鋪的售價,一般來說,公主裙的進價就要70元,定100元,賺30元。我的成本隻要45元,所以一定賺得到!”

“嗯,看起來利潤率不低,但現在還不好說。我隻能告訴你,定價和估算成本的順序被你黑白顛倒了。正確的程序應該是這樣,先算出裙子的單位標準成本,然後再對其定價。而且,你有沒有把房租、水電算進去?隻有核算出全部成本,算出利潤,你才能拍著胸脯保證能盈利。”

“這麼複雜。”多多頓時像隻泄了氣的皮球。

好在對麵快餐店的小妹送來了兩盤蓋澆飯。

要想馬兒跑,就得把馬兒先喂飽。

“暫且把我的工資也納入變動成本,因為多多媽負責製作,我負責設計和打版,也相當於參與到了生產過程,這樣對嗎?”

“可以,因為上回我提過員工工資根據勞動法規定超出部分應該要算加班工資,你這個老板天天工作十個小時以上,也挺辛苦。生產製造業,工人的工資是按照變動成本核算的。做出來的衣服越多,你的加班費也會跟著增加。不過,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你和姨媽一樣,相當於都是義工,沒有加班費可以領。為了把複雜問題簡單化,咱們幹脆就把你的工資作為變動成本來看。”

翻出小馬哥的賺錢錦囊,果然有幾點是關於控製進貨、預防壓貨的方法:

【天使愛學習】

防止壓貨的進貨法則:

(1)采取少量多次進貨,旺季時刻保證貨源充足,貨架豐滿。

(2)款式與碼數搭配采購。不同的款式上不同的碼,好銷的碼多上些。碼數一般中間多,兩頭少。

(3)要跟供應商確認換碼挾色挾版。

(4)進貨時考慮並控製好品種、風格,價位要相對集中,既不要太單一,也不要搞得太雜。

(5)初期的版多一點,然後慢慢集中到好銷的貨品上來。旺季頂峰之後,放慢進貨節奏,以少量、平價、新版等帶動銷量。

(6)按季節規律和天氣情況進貨。天氣轉熱的時間比較穩定,但天氣轉冷的時間則不穩定,而且冷的程度相差很大。

“怎麼分攤呢?”

“把這1800分攤到每件樣品上即可,因為店裏還是有其他直接買來的衣服,所以按照銷售比例攤銷比較合理。”

“哦,就像小公寓的公攤麵積雖然是公用的,但還是會算在每家的建築麵積裏。”

“沒錯,一個子兒都跑不掉。”

注:在實際店鋪管理中,這種方法比較書麵化,不夠靈活,因為除了公主裙之外,其他都不是“產品”,而是“商品”,為了統一核算,全部打包處理。

“哇嗚,果然跟變魔術一樣!”多多興奮起來。

“嗯,別眨眼,咱們重新算一算每件衣服的總變動成本。”

(注:這裏將帽子、襪子等也視作一件商品,歸於服裝類吧。)

注:這裏的采購成本,別忘了運費,因為第一次進貨跟的是小馬哥的車,所以相當於賣家承擔運費,下次核算采購成本時,可沒那麼輕鬆了,必須要把運費攤銷到每件采購來的衣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