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霸氣訣(1 / 2)

匆匆往肚子裏填些吃食,過了午頭還要繼續幹活兒。雜役的活計就是這樣,沒人敢抱怨,也沒人會抱怨,反正有的是力氣去使。更何況簡家待下人還好,旁邊的水桶裏麵都灌著清亮亮的河水,上午打來的,叫日頭都給曬暖和了。撩一捧水,往腦門子上一抹,算是消消汗,回些氣力。

石板子上的木桶裏漂著個水舀子,那裏麵裝的就是喝的水了。一個光著脊梁的漢子把毛巾往背上一搭,用那水舀子舀出來些清水,一仰脖子灌了下去。看看水桶裏麵,這回可算是見底了,便衝著旁邊剛放下一壇子汾酒的小啞兒說道:

“啞巴,去提桶水來,快點兒。”

小啞兒悶聲不吭,伸手就把那空了的水桶提起來,從側門走進院裏去。雖說被人支使,他倒沒有多少不願意的感覺。提著空桶過去打水,和在外麵搬東西也沒有什麼不同。隻是若要被外院的柳管事看見了,準會說他們偷懶。

渴了要喝水是人之常情,隻要知會管事一聲,派個人去提一桶來也就是了。不過今兒卻是打早開始就沒見過柳管事,不知是主家有什麼安排。水桶沒水了,也就隻能讓小啞兒跑一趟。誰都知道小啞兒的娘親是伺候二夫人的,柳管事也會稍稍給點麵子。

不過同為雜役的兄弟們可就不會給這個麵子了。就像剛才那漢子,說話粗聲粗氣的,對小啞兒是隨手支使。這沒辦法,他們是外院的雜役,幹了老半天活,日頭又燥,本來就有一股子氣,還能指望他們好聲好氣地求你?更何況小啞兒平時溫吞慣了,就算被人欺負兩下也不會跟娘親說,而且即便是說了也沒用,“下人的本分”這就是娘親教給他的,她哪有資格在二夫人跟前替自己兒子受的那點兒委屈哭訴?

去水房必然要經過演武場,聽著裏麵傳來簡家弟子們的呼喝聲,小啞兒不由得心潮澎湃。盡管自己學不了武,小啞兒還是把那裏當成他最為向往的地方。演武場的拱門是不帶門扇的,隻要一走到門口,就能看見裏麵那些身著短打武服練功的弟子們。

不光膀大腰圓的男子,姑娘家也是有的,隻是少,萬綠叢中才有那麼一點紅。這沒辦法,願意練武的女子不多,而這些女子裏麵,有資質的就更少了。邊上一位女武師正領著她們打拳,這可是真正的花拳繡腿,聽說那女武師是老爺從韓家要來的,一臉怒容,出拳可比另一邊的男弟子還威風。

小啞兒不覺停住了腳步,有些癡迷地看著裏麵。

相比起女弟子們那嬌呼般的“嘿嘿哈哈”聲,男弟子們的喊聲可要雄壯得多。那一拳一腿掃過來都帶著淩厲的風,武師看著他們的動作,有時點頭有時搖頭,等到這一趟拳打完,有些做不當的弟子就要挨訓了。

不過,要真比起來,還是短兵相接的肉搏戰好看。

整個演武場中間是一座石台,小啞兒以前掃地的時候偷偷看過,石台四邊都是圍欄,腳下的磚石上刻著一頭猛虎。台子高有五階,弟子們練習近身搏殺都在上麵。而現在,台子上就有兩人正在相鬥。

兩人都穿著同樣的武服。一人是小啞兒認識的,不光他認識,算上簡家的弟子和仆役,上上下下百十口人全都認識。府中的大少爺簡承安,年方十五,正是束發之年。而對麵一人也是簡家弟子,能有資格和大少爺比武,料想是老爺的親傳門人。兩人都不加兵刃,一拳一掌,看得小啞兒好不過癮!

演武場向來都是這麼開著。簡家的武藝不怕別人偷學了去,有資質學的都被挑進門了,要是沒資質的,看了也看不會。老爺發過話,誰要不是簡家弟子,能靠著偷看自學會了簡家的武藝,直接就選為親傳弟子!

簡家的打底功法,自家人哪有不知道的?老爺當年出身霸刀韓家,隻學了三拳兩腳,後來是自己行走江湖的時候逐漸演化光大,取名便叫做霸氣訣。說著霸氣,看著也霸氣。小啞兒在門外歪著脖子看大少爺打拳,隻覺招招剛猛無比,如一頭震山猛虎。那弟子看樣子比少爺還大些,但在大少爺的攻勢之下漸顯頹勢,一開始還能支撐,後來就成了節節敗退。隻聽得演武台下麵有人正扯著嗓子為大少爺加油助威,定睛一看,可不就是王家二牛,還有另外幾個隻會拍馬屁的弟子?

簡承安一拳轟在那名弟子的手臂上,看他那咧嘴的樣子,定是已然酸麻,後退幾步,踉蹌地靠在圍欄上。大少爺這才收了手,那王家二牛趕緊兩步衝上台子,忙不迭去獻殷勤,一手白毛巾就要去幫大少爺擦汗,那諂媚的笑容惡心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