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選擇痛苦,也可以選擇快樂。如果你哭,你真的會傷心起來,好像你的一切都是一場悲劇。我們為什麼不對自己微笑呢?
丟掉人生旅途上不必要攜帶的行李,輕鬆一些,對自己微笑,也對別人微笑,不管有沒有理由,隻要發自內心,經常試一試,你會慢慢地高興起來。你甩掉了包袱,就會奮然前行!
燃起心中的明燈
生命的意義在於從容,在於從容之中眺望未來,從容之中成就意義。
"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這是論語裏的一段話,出自孔子之語。這個道理象是一束陽光,幾千年來一直照耀著後人前行的道路。
人生有很多時候是迷茫的,四周一片黑暗,充滿了恐懼,不知何去何從,當心裏有了指路明燈之後我們就不會迷失方向,我們就不會害怕,生命就充滿希望。
一隻捕蟹船上住著老艄公和他的兒子,平時,爺倆高掛桅燈,搖著一葉扁舟到海裏捕蟹。那滿艙的星光,滿懷的明月,是老艄公歲月裏恒開不敗的花朵。可惜,老艄公害上了眼疾,幾乎致盲,但仍陪伴兒子下海捕蟹。 一夜,艄公父子正捕蟹,突然陰雲翻滾,惡浪洶湧,狂烈的風嘩啦一聲就拍碎了桅燈,頓時他們卷入了黑色的旋渦,覆舟在即。
"爸爸,我辨不出方向啦。"兒子絕望地喊。 老艄公踉踉蹌蹌從船艙裏摸出來,推開兒子,自己掌起舵。 終於,蟹船劈開風浪,靠向燈火閃爍的碼頭。 "你視力不好,怎麼還能辨出方向?"兒子不解地問。 "我的心裏裝盞燈呢。"老艄公悠悠地答。 人可能平淡,可能暗淡,甚至可能遁入黑夜,但是惟獨不能心中缺少一盞燈。一盞燈會發出智慧、勇氣、鎮定,隻要心中裝盞燈,踩到哪裏不是光明?
心有明燈,便不會迷路,便可拒絕黑暗、膽怯,擁有一份明朗的心情,一份必勝的信念,一份坦蕩的胸懷……
人生其實就像浩瀚無垠的大海,不會永遠風平浪靜,時常會有驚濤駭浪驟起挑釁。在人生的大海上駕馭著人生小舟時,就要有勇於迎戰風浪的從容和鎮定。
臨危不懼、泰然處之,這是一種偉大的心態,更是一種自信而又成熟的心理,它還是一種冷靜和理智的完美結合,它使一個人能在人世塵浮的突變中沉著應對,處事不驚。
宋代文學家蘇東坡具有"萬象皆空幻,達人須達觀"的曠達胸懷,以他心直口快的個性,能屢遭坎坷而保持快樂,是與他身體力行"無故加之而不怒,猝然臨之而不驚"的生存哲學分不開的,沒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放達,又怎能有"也無風雨也無情"的境界?
人生是一段艱辛的跋涉。人生紛紜複雜,坎坷曲折,決不隻是綠葉簇擁的紅花,更多的是荊棘雜草中遠征的苦澀;也不隻是對春華秋實的滿足,更多的是經受酷暑寒冬的洗禮。人生在積演了大量的風風雨雨、坎坎坷坷之後,隻有從容地迎接命運的挑戰,諸多人生難題才能圓滿解答。從容是人生的一種坦然,是對生命的一種珍惜。
從容,世間達者皆有之。豪士之於滔滔逝水: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隱士之於失意世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義士之於冰冷屠刀: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智者之於聲色利誘: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至遠;仁者之於浩浩天下: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從容,才能通達古今,淡看得失,超然於世。
從容是人生的一種品味,也是人生的一種境界。從容麵對生活的變奏曲,享受生活的點點滴滴,才是人生最美麗的事情。
生命的意義在於從容,在於從容之中眺望未來,從容之中成就意義。一個人能夠閑庭信步般走完一生,雲舒雲卷般進退自如,能夠在這種心態中取得成就,才是真正值得大家追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