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天的行程,吳旭幾人終於到達了京城外圍的最後一個城池,北龍城。
北龍城與京城直接接壤,北龍城也是京城的屯兵之所,有軍城之稱。
吳旭眼看就要進入京城了。就安排大家在北龍城休息一晚。
晚上吳旭把大家都召集過來,商議一下。接下來的對策,因為他也是第一次來,有很多事情他是不知道的。
在場的所有人就隻有李鐵牛最為熟悉京城。
吳旭問李鐵牛:“現在已經快進入京城了。我知道你比我們都熟悉京城,京城有什麼勢力,怎麼分布的,城裏的布局,還有兵力部署你都跟大夥說說。”
李鐵牛也沒藏著掖著,直接把他知道的都和大夥說了。
“我離開京城已經一年多了。現在城裏的總體布局應該沒有多大變化。所有建築物的布局都是圍繞著京城呈現環狀排布,京城的外城有四個分別是東西南北排布,以四聖獸命名的。東城青龍城在皇宮的最前麵,防守和兵力部署是四個城中最強的,也是京衛司的所在。南城是朱雀城,以商賈為主,是京城重要的商業街。各司的司員外郎的府邸也都在這裏,可以用一口吐沫能打死三個京官來形容那裏聚集的官何其之多。西城是白虎城,是戶部、禮部、工部、吏部的所在,這裏的人全都是京城裏的關係戶。這也是丞相萬榮的搖錢樹。北城玄武城背靠我們現在所在的北龍城,這裏是丞相府的所在,也是兵部、刑部、京兆尹的所在。平時出入玄武城的時候必須多留點心眼,萬榮可是一個善變的人。”
介紹完四個城池,大家心裏都有了大致的了解。
吳旭又問:”這次我們進入京城你覺得我們從哪個城池進去好點?”
“平時百官都是從東城青龍城進入京城,這次我們也從東城進入。”李鐵牛提議。
司徒思考了一會兒說:“這個方法不妥,鐵牛已經離開京城這麼久了,或許京城的百官早就改變了進入路線,也不是不可能。我建議從我們現在的北龍城直接經過玄武城進入京城,一來呢掌櫃的可以去拜訪一下萬榮,讓他降低對我們的戒心。二來呢是告訴京城百官我們是萬榮的人。”
吳旭思考了一下的確如司徒所說的一樣,從北城進入是最好的選擇。現在要打算進入京城,那他需要每一步都規劃好。畢竟自古京城都是一個殺人於無形的煉獄場。
他們進入北龍城的消息,很快也傳入了萬榮的耳朵。
萬榮好奇的問:“竟然沒有直接進入京城。也不知道,他葫蘆裏賣的什麼藥。你繼續盯著他。有任何異樣都報告給我。”
等那人離開後,萬榮心裏盤算起來:“如果這次他們要是從青龍城進入那就不是我的人了,到時候就有他好受的了。”
他想到的恰好吳旭也想到了,原來他們想就隻是在北龍城待一天,現在看來得在這裏多留幾天了。明天早上趁著機會去打探一下百官是從哪個門進入朝堂的。
第二天看到的景象讓他大吃一驚,有些府邸在朱雀城的官員寧願繞遠路,也要從玄武城進入朝堂。所有人都往玄武城趕去的時候,卻有一個人直接就從朱雀城朝堂走去。
吳旭指著那人好奇的問:“這人是誰,怎麼直接就從朱雀城過去了?”
李鐵牛順著吳旭指著的方向看去,看到了佝僂著身軀,麵容也蒼老了許多的杜如晦。他怔怔出神了,他欽佩這個為他們大蜀,盡心竭力的人。過了半晌他才飽含熱淚的說:“那就是杜如晦,杜大人。”說著他的聲音都哽咽了。
聽著李鐵牛這麼說,吳旭心裏都有些同情這個,僅憑一人之力,就跟著萬榮斡旋許久的人。但心裏更多的是欽佩,是對這個為國家,鞠躬盡瘁的人。
“現在基本可以確定,那些寧願繞遠也要從玄武門進入的,都是萬榮的同黨了。至於那些不繞行的可以確定是像杜大人那樣的忠心之臣了。”司徒分析道。
吳旭點點頭:“沒想到整個大蜀都成了萬榮的一言堂了。萬榮不除那大蜀就不可能重振國威。”
聽著吳旭這麼說,李鐵牛都有些不好意思了。這也體現了整個大蜀皇室的無能。這就讓他想起了曾經的父皇,那時的父皇還沒有當上皇帝,隻是一個將軍,當年父皇和萬榮的父親是出生入死的兄弟。
後來一起推翻了當時的皇權,父皇當上了皇帝,在一次前朝餘黨的刺殺中剛好,萬榮的父親也在場,替父皇擋住了那刺殺之人。等太醫趕到已經為時已晚了。
那時的萬榮還是我的伴讀,看到父親從皇帝的書房抬出來的時候,他從那時就變了。
後來他成了狀元,娶了原丞相的千金。才成就了現在的他。這件事他沒能跟任何人說。或許是王朝本應遭此一劫吧。
他看向吳旭心裏祈禱,希望他能幫助能度過此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