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糧價的上漲,一部分人家,連黑糧都買不起了。吳山村的裏正緊急召開了一次會議。
裏正吳小川是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年人他說:“現在是荒年,我知道每家都不容易。但是有些人家已經開始斷糧了。有些甚至幾天沒有吃東西了。大家都是族親。老頭子我還是希望稍微有能力的人家拿出點糧或者銀錢來幫助一下。有困難的人家。”
說著裏正停頓下來,看了看大夥的反應。見沒有一個人主動上前募捐的,裏正隻好繼續說:“老頭子家裏也不富裕,就捐黑糧兩斤,兩文錢。”
大家觀望了會兒還是,紛紛跟著裏正募捐的。
吳大山的媳婦王氏站出來說:“吳大山家,捐粗糧一斤,五文錢。”
在案桌上的裏正兒子,吳光耀迅速的在記賬本上寫好。
大家有能力的都紛紛開始了捐款捐糧,這時吳旭說:“吳旭家捐粗糧一斤,三文錢。吳江家捐粗糧一斤,三文錢。”
翠芳一聽,嚇壞了,她家什麼情況她又不是不知道。連忙拉著吳旭說:“旭哥,咱們家什麼情況,你又不是不知道。幹嘛還捐啊。而且還是兩份。”說完翠芳氣嘟嘟的。
吳旭低下身子對翠芳說:“你看連吳二麻子,都捐了兩文錢。我們其他人要是不捐。那可是被別人戳脊梁骨的。”
翠芳聽了嗯了一聲,理解了吳旭的做法。
募捐結束,大家都散了。接下來裏正帶著兒子拉著個牛車開始挨家挨戶的收糧了。中途有些口嗨的人家,壓根拿不出錢糧來。裏正也不好說什麼,隻是訓斥他們一頓。
很快就來到吳旭家,翠芳早早的準備好了,糧錢。裏正接過銀錢是六文,糧食差不多是三斤。奇怪的問:“不是捐一斤嗎,銀錢怎麼捐六文了?”
吳旭解釋道:“我大哥家那一份我也一起給了。你就不用去收他的了。”
裏正說:“那好。”
裏正準備著朝下一家走去。
吳旭對翠芳說:“今天晚上你多做點飯,把爹娘和大哥一家都喊過來吃飯。我有事情和他們商量。”
翠芳沒有多問,答應了下來。
吳旭眼看時間差不多了,就匆匆吃過飯。往私塾去了。
齊先生看到吳旭格外喜歡。他看到了吳旭眼睛裏有光,對生活的向往。今天齊先生給了吳旭一本《千字文》,是一本啟蒙的書。吳旭抄的很快。
吳旭想詢問一下先生,他能不能帶一份這個抄本回去。就去到了學生上課的學堂。
齊先生給同學們講的是“仁,義,禮,誌,信”五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