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7章 傳染病的防治(1 / 1)

預防傳染病的措施

1.控製傳染源。傳染病人要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治療、早隔離,防止傳染病蔓延。患傳染病的動物要及時地處理。

2.切斷傳播途徑。講究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消滅傳播疾病的媒介生物,進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

3.保護易感者。傳染病流行期間,不要讓易感者與傳染源接觸,並且進行預防接種,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平常應積極參加體育運動,鍛煉身體,增強抗病能力。

麻疹的症狀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症狀有發熱、咳嗽、流涕、眼結膜充血、口腔黏膜有科普利克斑,及皮膚出現斑丘疹為其特征。

主要通過飛沫直接傳播,由衣物、玩具等間接傳播甚少見。人群普遍易感,病後有持久免疫力。

性病的常見表現

感染性病後,常出現以下症狀。

尿道口有異常分泌物,有時僅在清晨或排尿後出現;小便時有灼痛;外陰部潰瘍或反複發作的群集或分散的小水泡;外陰、肛周或會陰部有疣狀物增生;單側或雙側腹股溝淋巴紅腫,與周圍組織粘連,可潰破形成瘺管,自痛及觸痛等。

全身皮膚(軀幹為主)發生無痛癢的皮疹,並伴有淋巴結腫大、全身不適、食欲不振、關節酸痛。

男性內褲常有異常分泌物的汙斑,入睡時陰莖有痛性勃起,陰囊腫大,睾丸或睾腫大有壓痛。

女性白帶增多,外陰瘙癢,或下腹部疼痛或壓痛;陰唇紅腫疼痛,或有膿液,並有發熱及全身不適者。

有肛交或同性戀史者,肛門皮膚粘膜紅腫,有膿性分泌物,大便不適、困難、疼痛或混有膿血;有口交史而出現口腔咽喉粘膜紅腫,膿樣分泌物或吞咽食物時不適與疼痛。

出現以上情況,多半是患有性病,應及時到醫院診治。

另外,母親有性病史的,初生兒出現皮膚紅腫或膿分泌物;幼兒外陰紅腫、疼痛,小便時疼痛或有膿性分泌物;幼女外陰有疣物增生;或後代少年時出現眼炎、視物模糊、耳聾、鋸形齒或額骨圓凸、小腿骨向前膨隆等,均應考慮性病的可能。

乙型肝炎的防治技巧

乙型肝炎是具有慢性攜帶狀態的傳染病,臨床表現多樣化,會出現厭食、惡心、嘔吐、腹脹、腹瀉、乏力、頭暈、失眠、肝區不適。肝腫大壓痛等諸多症狀。乙肝主要通過血液和血液製品傳播、母嬰傳播和接觸傳播。血液及製品中隻要有微量乙肝病毒即可使使用者感染;此外皮膚劃痕、針灸、共用剃刀、牙刷等極易經破損的皮膚黏膜傳播乙肝病毒,還可經日常生活接觸傳播及性接觸傳播。

雖然乙肝很可怕,也還是可以預防的:

1.注射乙肝疫苗是預防乙型肝炎最經濟、最有效、最安全、最可靠的措施。

2.講究家庭與個人衛生,尤其是飲食衛生。不能在外麵很髒的地方吃飯,也不能混用剃須刀、牙刷等容易破損皮膚,引起感染的用品。

3.在醫院看病時,一定要求使用一次性的注射用具。盡量去那些正規、可靠、安全的醫院,那裏的血液用品相對安全很多。

治療措施:急性乙肝,應早發現,早治療,以對症支持治療為主,充分休息,合理飲食,忌煙酒,避免病情發展為重症肝炎或者慢性肝炎;慢性乙肝,治療措施包括抗病毒治療、免疫調節治療,心理對症治療等。目前認為,由於病毒的持續感染導致肝炎慢性化,繼續發展可能導致肝硬化和HBV相關性肝癌,因此抗病毒治療是慢性乙肝治療的關鍵。

在照料乙肝病人尤其是慢性患者時應充分注意飲食中的營養均衡。在料理家庭飯菜時可以考慮每天保證病人攝入以下四類食物以幫助肝髒康複:

1.牛奶、奶製品、雞蛋等富含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脂肪的食物,這類食物以營養豐富而見長。

2.魚、肉、豆製品等食物,這類食物被人體吸收後有助於人體血液、肌肉組織的生長。

3.蔬菜、瓜果、芋類、菌菇類、海帶等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這類食物有助於人體的營養平衡。

4.米飯、穀類等碳水化合物以及糖、油等食物,這類食物可以補充人體熱量,提供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