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到手的人才(1 / 2)

出、二門不邁的王夜自然不知道自己已經被一個龐然大物盯上了。現在的他,正在看著眼前的聖旨傻樂。這道聖旨上,寫著這次王夜得到的賞賜———良田百畝,奴隸百人,還有黃金......千斤!

王夜雖然知道漢朝黃金是整個中國古代中最多的,但也沒想到這次皇帝竟然賞賜如此多的黃金。不光王夜樂傻了,就連王越都懵了。不過和感激涕零的王越不同,王夜在冷靜下來後,瞬間便明白這是皇帝對自己的補償和安撫,甚至也有把自己拉下水的意思。

對此,王夜倒不好說什麼,畢竟這些賞賜是實打實的。不管皇帝有什麼想法,王夜都隻能謝恩接受。不過好在劉宏的那些敵人,現在也惹到了王夜,當初眼看到手的爵位飛了,王夜對此可還憋著一肚子的火呢。就算劉宏不賞賜這麼多東西,王夜也不會輕易放過他們,更何況現在還有補償禮包可以拿。

王夜雖然接受了在王家所有人看來還不算少的賞賜,但是他年紀實在太小,很多東西他自己並不能親自經營。尤其是京畿附近的良田百畝,王夜就算有心卻也沒精力親力親為。好在劉宏有心。此次賞賜下來的奴隸中有三分之一是農家好手,把自己的第一份產業交給他們打理,王夜也算放心。盡管百畝良田不算太多,跟那些動輒兼並數萬乃至數十萬的世家大族不能比,但王夜有信心憑著兩千年農業經驗,讓這小小的百畝良田爆發奇跡。在王夜的計劃裏,糧食是重中之重,無論是發家致富還是日後謀求大業,都離不開糧食。

不過王夜雖有經驗,但有很多方麵都是紙上談兵,急需實地操作驗證一番。但現在王夜雖然有了試驗田,可惜受限於年齡又不能立即開展實驗。不得不說,自己五歲的年紀,確實讓王夜既無奈又不甘。

因為自己年紀而心情大為不爽的王夜,撇著嘴翻看手中的奴隸名冊。這份名冊是前來頒旨的小黃門留下的,那小黃門還說這是中常侍張讓大人專門準備的。王夜心中對心細的張讓很是滿意,這倒真是省了王夜不少功夫。不過對張讓自己不來卻派了一個小宦官這件事,又讓王夜覺得對好氣又好笑。不過王夜知道張讓這是有些沒臉見自己,畢竟連自己的封賞都沒保住,應該是讓張讓覺得顏麵大失吧。

想到張讓的窘態,王夜不覺得心情大好,而在此時,突然映入王夜眼簾的一個名字,更是讓王夜興奮的手舞足蹈。

———棗祗!

對於這個人,最能讓王夜印象深刻的正是他突出的農業貢獻。或許他不能研究農作物新品種,但他對農桑的獨特視角和大局觀念卻讓他憑借屯田製這一軍農製度青史留名。在王夜印象中,這位東漢末年出身潁川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農業名人,最早的活動記錄是在漢靈帝中平年間(184——189年)。王夜記得,在漢靈帝中平六年(189年),東漢王朝內部爆發了其曆史上最後一次外戚與宦官集團的鬥爭。大將軍何進被宦官殺死後,他的部下又全殲了宦官集團。並州牧董卓帶西涼兵進京,廢少帝劉辯,立獻帝劉協,並自任相國,獨攬朝政。董卓的做法引起了關東各地在鎮壓黃巾起義過程中發展起來的豪族地主軍事集團的極大不滿。袁紹、袁術、曹操等關東豪強地主的代表人物,紛紛逃離京師洛陽,到各地組織力量,準備以武力與董卓相抗衡。當時,曹操在陳留也組織了一支5000人的武裝力量,準備討伐董卓。棗祗就是在那個時候奔到曹操麾下,與曹操“始共舉義兵,周旋征討”。不過那時棗祗在社會上已經有很大名氣,在他歸附曹操後,袁紹甚至“亦貪祗,欲得之”,並多次派人禮辟(音bí,指公卿大臣及郡守自行啟用某些人為自己的屬下)棗祗,隻不過都被他斷然拒絕。棗祗的忠誠,曾令曹操非常感動。隻是不知為什麼,眼前的棗祗竟然是個奴隸。不過,曆史長河曾經把無數的真相衝刷的一幹二淨,棗祗曾為奴隸的事不被人所知就不足為奇了。雖然不知道棗祗在曆史上到底經曆了什麼才擺脫奴隸身份,但現在,王夜知道收服棗祗的大好機會已經擺在了自己麵前。隻要免去棗祗的奴隸身份,王夜相信定能得到棗祗的歸心,到時候王夜就能放心把農事方麵的事情交給他去做。至於棗祗的忠心,王夜倒是不曾懷疑,畢竟,他的忠誠是得到過以多疑著稱的曹阿瞞的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