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還是回小窩裏麵練書法吧!
於是楊晨很快的回到了自己的小窩,打開那不是很亮的台燈。
文房四寶很快的就是鋪在桌麵上了,磨墨!
箭筆如飛,很快的一篇《蘭亭序》出現在了紙張上麵。
永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惓,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以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每攬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嚐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攬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頗有書法大師的風範。一點不像是一個小孩子寫出來的,表現出一股大氣。
熟讀唐詩宋詞的楊晨很快的又寫出了李白的《將進酒》《俠客行》等等一係列的詩文。
楊晨很喜歡李白的詩文,從李白的字裏行間他感覺到這位詩仙不止是以為詩仙,還是一位劍仙。因為他看過曆史上對李白的記載。李白劍法極高,特別是《俠客行》裏麵的: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更是他感受到了李白劍法的飄逸之意。
楊晨琢磨完詩文之後,深深的喜歡上了李白的劍法,心裏想著,看來從明天開始,我還是得好好的研究一下劍術了。哎,我每天的時間也好像不夠用了。算了,管他呢。每天大不了少睡幾個小時。反正練了九陽神功之後每天睡個三個小時就足夠了。
從此之後,楊晨的每天必做的事情就多了練劍了。他還專門上網找了一些學劍資料了知道了劍最基本的招式是以劈、砍、崩、撩、格、洗、截、刺、攪、壓、掛、雲等為主。它的特點是剛柔相濟、吞吐自如,飄灑輕快,矯健優美。
當然這些就是現在他能知道的咯,其他的他就隻有靠自己慢慢的去摸索了。
於是,他又開始了一天天木訥的生活。練功,練劍。練書法。看書!
時間總是過的很快,八年的時間一瞬間就過去了。我們的小楊晨現在已經是十五的少年,他進步的非常快,九陽神功已經在三個月前到了第六層的巔峰,書法也能算是書法界的一代宗師了。劍法現在也能看出一些飄逸的劍意。雖然以前練的時候都是單純的練最基本的一種,但是在八年中也在山中觀獸、觀鳥、觀天地也自己領悟了一些,就是不知道現在劍法到了什麼境界,真想去外麵看看別人是怎麼練劍的。也好能完善我的劍法。如一些書上麵的一樣,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
反正馬上就是高考了,那就去京華吧。看電視上麵說的都是京華藏龍臥虎。在哪裏或許我能完善我的武學和劍道。
去無名峰看看吧。在那個山洞呆了十年,這用不了多久我就要離開了。看來得把哪裏保護好了,好歹哪裏是我呆了十年的地方,如果被別人發現給毀了那反而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