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鍾後,飯菜上齊,男女分桌,圍桌而坐,歡笑晏晏。
五兩的席麵,各桌十八道菜,擺成了三圈,最中間一道魚湯,第二層是六道海鮮菜,最外層十來道家常小炒和雞鴨燉肉,紅黃青白紫再加上濃鬱的菜香,看得人眼花繚亂,哈喇子直淌。
謝晏祈也不廢話,喊了一聲,“大家趁熱放開吃。”
桌上筷子就開始打架,禿嚕聲也是此起彼伏,無拘無束。
村長平日裏一日三餐還得“嗞”兩口小酒,但架不住同桌這些餓狼的吃相,想起上次他在謝家吃飯,也才是下第三次筷子飯菜都沒了,這次也顧不得抿酒了,跟著大夥一塊幹飯。
最受歡迎的自然是海鮮,別看荷花村與海邊同屬東望郡,可相隔卻有千裏路,平日裏有海貨到得三元城,百姓們也不舍得掏錢買,一來是貴,二來是覺得殼殼比肉還多,比買排骨還虧,精打細算的人家可舍不得。
桌上最受歡迎的海鮮就是那道扇鮑雜燴,有用芭蕉花嫩葉子做成小船的底托,內裏是烹飪好的小鮑肉和扇貝,鮑肉澄亮,扇貝玉瑩相得益彰,濃湯鮮美肉頭足。
張元英隻是給順娣拿了一隻小船,再抬頭,盤中已空。
能吃是福,喜歡就好,張元英也沒表現出什麼不開心,拾起筷子去夾魚片。
海斑魚魚片湯,青蔥蒜末漂浮著好似碧波蕩漾,白色的魚片徜徉其中猶如躍出水麵一點的海豚,有趣又清新。
待她吃到嘴裏才發現,這斑魚片味道很特別,蔥薑蒜去味的同時提升了口感,魚肉無刺,柔嫩爽滑,若僅是如此就隻算嚐鮮,而點睛之筆就在唇齒間嚐到的一點嗆嗆辣辣的滋味上。
她細細品味了下,是芥末,這時候應該叫山葵,頓時讓魚肉層次變得妙不可言,以後吃魚片湯,定要學著這麼做。
……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張元英這桌先完成了戰鬥。
不管老的小的都吃得挺腰腆肚,一嘴油光,好幾個婦人都不舍得擦嘴,紅光滿臉笑咧咧,感覺要把這張嘴就這麼帶回荷花村去。
男人那桌還在吹牛侃大山,大夥就隻能等著,跑堂小哥被叫進來幫忙打包。
張元英向他打聽了兩句,這主街兩旁的商鋪一般都是什麼價位?
“哦,夫人是要買鋪麵呐,做啥營生呐?若不是衣食住行這些百姓離不了的,還是別考慮這條街上的鋪麵,貴得很,就是稍微偏進巷子裏的,前店後院的鋪子都得上萬兩!”
哎喲我去。
張元英笑臉不再,這麼貴,這麼說來,東望郡人口眾多,百姓消費很高,在這開棉被店,真不愁沒生意啊,這鋪子不買還真不行了。
可是囊中羞澀啊,早知道要萬兩,她跟梅家要價就翻倍喊啊,現在梅家的家產大多數都充公了,便宜了那些當官的。
跑堂和氣一笑,“夫人若是想租也不是沒有,隻是……不常遇得著東家放租,夫人若是不嫌棄,小的倒是可以幫忙打聽打聽,夫人給個地址,有了信兒,小的給您跑個腿,隻要事成之後,夫人打賞一點跑腿錢就行。”
喲,這私活都接到這裏來了。
張元英這才認真打量起跑堂小哥,十八九歲,濃眉大眼中等身材,瞧麵相還算忠厚,從他們入店到現在,跑堂小哥給她的印象都是會說懂事的,她覺得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