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一章 “動靜”相宜,陰平陽秘——練功療法(1 / 3)

練就一身仙風道骨—解密練功療法的宜忌

練功療法的意義

練功療法,古代稱之為“導引”,是指通過各種練功活動來提高人們的健康素質,也用來預防疾病和治療疾病。因此,它曆來為我國人民所喜歡的一種健身的方法。特別是近年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更希望要求自己健康、長壽。這樣,練功就在群眾中開展起來,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健身活動。

練功,不僅使人身體健康,而且對於各種疾病也有治療功效,因此,叫做練功療法。練功療法具有練習方便,療效顯著,無痛苦,無不良反應,老少男女皆宜的特點,因此,近年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和喜愛。

練功的方法很多,在本章擬介紹一些簡單易練的功法概要,以供讀者參考。常見的練功方法有:動功,如八段錦、五禽戲、鐵擋功、提腎功、提肛功和練功十八法等;靜功,如鬆靜功、內養功、站樁功、眼保健功等;動靜相結合的功有:易筋經、祛病延年二十式、太極拳等。

練功療法應注意事項

(1)應根據自己的年齡、體質、環境條件、健康狀況,因人而異地選擇適合自己練習的功法進行練功。

(2)練功時要注意姿勢正確,鬆靜自然,剛柔相濟,意氣合一,形神結合的要領。最好要從師。

(3)選定功法,就要循序漸進,堅持不懈,不半途而廢。

(4)注意練功動作和呼吸要配合協調,取穴練功時要準確,對某些功,要使感覺有酸脹感,特別是眼保健功。

(5)練功時要排除雜念,拋棄煩惱,用意專一。初學時要由簡到繁,由易入難,先學吐納功法,後練功法。

(6)練功的場地要清靜、空曠,空氣新鮮,以安靜練功。

(7)切忌練功過度,以免損傷身體。練時以自出微汗,自覺舒適為度。

(8)注意大病初愈,身體虛弱之時,不宜練功。

動者樂

動功有:八段錦、五禽戲、練功十八法、提肛功、鐵擋功、提腎功等。

八段錦

八段錦是一種古代的練功方法,由“八節”身術組成而得名。八段錦中的上下、左右、前後伸展和俯仰、搖擺等動作,分別有益於人體的三焦、心肺、脾胃、腎腰等部位和器官,可防治心火上升、五勞七傷和各種疾病。並有活動關節、發達肌肉、增長氣力,強壯筋骨,幫助消化和調節神經係統的功能等。

八段錦練功時,要注意掌握其基本要領,即:姿勢正確,鬆靜自然,剛柔相濟,圓渾適度,意氣合一,動靜相兼,平衡舒暢,粗中有細,練養結合,形神合一。

八段錦練功八段對醫療上的效果是:

(1)兩手托天理三焦這節四肢和軀幹的伸展動作,使肺部擴張,呼吸加深,增加胸腹腔血流,加深呼吸按摩體內髒器,調理三焦,有利於矯正兩肩內收和圓背、駝背等不良姿勢。

(2)左右開弓似射雕有助於增強兩手、兩臂和心肺的功能,也能增強胸肋和肩部肌肉。

(3)調理脾胃臂單舉通過上下相對用力,使兩側的肌肉和內髒:肝、膽、脾、胃的牽拉,腸胃蠕動,提高消化功能。久之,可防治胃腸病。

(4)五勞七傷向後瞧通過頭部運動,活躍頭部血液循環,增強腦部、頸椎和頸肌肉,改善中樞神經的調節作用,可利於防治頸椎病,改善高血壓與動脈硬化。

(5)攢拳怒目增氣力可使大腦皮質和自主神經激發興奮,加強氣血運行,促進肌肉發達,增強力量和耐力。

(6)兩手攀足固背腰可鍛煉伸延腰肌,增強腎髒和腎上腺的功能。注意: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患者,頭部不宜垂得太低。否則,效果不好。

(7)搖頭擺尾去心火此節是強調放鬆,消除神經緊張,對全身有好處。

(8)背後七顛諸病消通過震動髒腑,疏通氣血,可治療多種慢性疾病。在西醫學中也有一種顛簸療法,可治療結石病。

五禽戲

五禽戲是在公元二——三世紀時,我國華佗所創。他根據“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的原理,繼承古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創造了“五禽戲”,使人們提高身體素質的一種體育鍛煉方法。今人運用五禽戲,模仿五禽的形態、神態和動作進行健身運動。

五禽戲的基本內容,是模仿五種動物生動活潑的姿態:虎的上肢攖撲,鹿的伸展頭頸,熊的臥倒匍伏,猿的腳尖縱跳,鳥的展翅飛翔。通過鍛煉五禽戲,可使體格強壯,從而防病。這種方法與當今世界盛行之“未病醫學”完全相吻合。

堅持長期練習五禽戲,可使全身精氣神充沛,壯膽氣,補脾土,化肝風,祛虛火,達到強身健體筋骨好。五禽戲練功的基本要點是:“身”、“意”、“形”、“氣”四字。“身”,就是調身,即擺好姿勢;“意”,就是意念;“氣”,就是呼吸;“形”,乃指動作象形。掌握好此要點,乃事半功倍,收獲豐碩。五禽戲的內容較複雜,要做好熊形、虎形、猿形、鹿形、鳥形等五禽的功法,要大下功夫。五禽戲的治療效果:

(1)熊戲:熊性渾厚,沉穩勇敢,體壯有力,喜愛推攀。仿熊之晃搖推擺,運動肢體,能增強脾胃肝腎之功能,防治髒腑疾病。

(2)虎戲:虎性凶猛,體魄健壯,善於抓撲跳躍。學虎戲,要意守命門穴,仿虎之勇猛神態。可以充沛肺氣,振奮精神,強筋壯骨,固腎補腦。

(3)猿戲:猿性機敏,喜歡攀登。學猿之跳窺采獻,求動外而靜內,意守膻中穴。可調和氣血,增強記憶力,耳聰目明,心情舒暢。

(4)鹿戲:鹿性溫順,動作敏捷,善於奔跑,喜角逐搏鬥。練鹿戲,要模仿鹿之機敏、舒展昂揚的神態,意守“尾閭”,能舒筋展骨,靈活腰背,可防治胃腸病。

(5)鶴戲:鶴輕便靈活,性愛清潔,姿勢優美,氣宇昂揚。意守中焦,氣貫雙臂。久練可清心肺,易筋活血,健腎補腦,有助於防治呼吸及循環係統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