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幸福方程式(1 / 1)

關於幸福的說法,自古以來就一直爭論不休,每個人都有每個人不同的看法。

讀高中的學生說:“在每天繁重的學習後,能讓我打一個小時我心愛的籃球,這就是幸福。”

都市白領說:“在每天緊張的工作之餘,能去酒吧放鬆一下,喝點紅酒,這就是幸福。”

年屆不惑的中年人說:“在每天筋疲力盡的勞作之後,下班回家有妻兒在靜靜地等你回來,這就是幸福。”

年邁的老人說:“吃穿能夠自食其力,沒有大的病痛纏身,每天能夠去外麵走走,這就是幸福。”

當然有相當多的人讚同幸福就是“數錢數到手抽筋,睡覺睡到自然醒。”

……

雖然關於幸福的討論仍然無休無止,但幸福究竟是什麼,是經濟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但經濟學曾一度放棄對幸福概念的關注。原因有兩點:一是因為“幸福”被理所當然地認為是非科學性的概念,因其主觀性過大而幾乎無法測量和討論;二是“幸福”被很多經濟學家認為不是本學科的內容,而是需要在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甚至哲學等平台上進行綜合討論與研究,是一個可能永遠無法獲得定論的大命題。

經濟學家們的一切努力其實應該都是為了幸福最大化,盡管很多經濟學家把關注的目光放在了物質財富的增長上,但還是有人天才般的將經濟學中的幸福精確地簡化為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