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近明,你可真給我上眼藥水啊。”
劉市長看著李區長,幾乎是咬牙切齒的說了出來。
短短幾行總結就讓他已經開始汗流浹背了。
17萬畝的建設用地?
4萬畝的大學城配合三所高校?
劉市長作為豫省考出來的學子,印象最深刻的是,3.3萬畝大學城,擠著15所高校,還被C站批評,說破壞耕地,擠占耕地資源。
他知曉這17萬畝如果批下去將引來怎樣的輿論。
尤其是4萬畝大學城,還是前期。
秦省的教育資源雖然比不上首都和魔都什麼的。
但是比其他省份好太多了,與豫省幾乎相同的高校數量,但考生甚至隻有五分之一,甚至於有因為人不夠,降低本科錄取分數線的操作。
而且高校質量在其他省份也是一等一的強,985 211紮堆。
現在又給批4萬畝建設3所高校?
輿論影響肯定很大。
並且國龍集團上報的初步建設用地,一半以上都是基本農田……
上級第五道批示快下來的這個節骨眼上,誰敢批這17萬畝地?
不到萬畝的秦山生態問題整個秦省都不敢碰,這17萬畝地更不可能批準。
但劉市長也沒有直接拒絕。
將所有文件都閱讀兩遍之後。
也是能明白這份投資能給長安市,乃至整個秦省帶來什麼。
4萬畝大學城,三所高校,教育部招生計劃批準了年招生12萬人。
後期還會擴招,數量會進一步增加。
這12萬人的消費,也絕對不是小數字,而且還能拉動就業,進一步促進消費。
直接跨過工業4.0的工業5.0的工業園區,科研中心,西北首個雙機場城市,如果落實,那麼會讓長安市,秦省的地位進一步增加,坐實新一線城市的寶座。
這種政績不是反複修馬路能帶來的。
劉市長於是也沒有拒絕,也沒有答應。
“我明白,你們有沒有電子版?給我發一份。
我會直接上報中央。
省裏自顧不暇,他們不會第一時間批複,秦山問題讓他們舉步維艱,還很可能走漏風聲,讓別人拉走。
與其看著煮熟的鴨子飛走,不如自己爭取。”
李近明也是一喜,趕忙將準備好的電子版文件給發了過去。
“行,你們先回去,等通知。”
將幾人打發走的劉市長也是看著文件沉思。
看了看時間,將電子版文件也是發給了某位領導。
不多時,電話就打了過來。
“小劉,你這有些獅子大開口了,那位對你們的不作為很失望,你們還敢要批?”
中氣十足的聲音從電話裏傳出。
劉市長也是賠笑道。
“這個問題,不是我一時半會能解決的,這錯綜複雜,牽扯到的利益太大了。
不抓典型,沒人敢動。
至於這個,我個人認為是很有用的。
這也是優化營商環境,推進放管服的重要舉措。
而且就是在這個節骨眼,我也沒敢放話,也沒往省裏報,直接給老師您發過來了,讓老師您把把關。”
“你這是越級了,連跳了兩級啊。”
“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上報省裏,省裏在這個節骨眼就不敢批,但是這個體量的資金投入與後麵帶來的利益,沒有人不心動。
如果這個國龍集團不在秦省,去其他省份,他們沒我們這邊情況複雜,肯定會批複,甚至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