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知天下(2 / 2)

“這麼說,其實大夏九州中最大的修行門派就是稷下學宮?”葉軒想起了葉穎去的地方。

“咦?你也知道稷下學宮啊。”不悟和尚點了點頭,“這是自然,稷下學宮便是大夏國的真正主宰。”

“原來如此。看來這個稷下學宮我是必須去一次了。”葉軒思索了一陣,對整個修行世界有了解了幾分。

“去一次當然是應該的,我也要去一次的。不過,如果你不打算當書生的話,最多就隻能參考一下儒門的經典了。”不悟和尚在葉軒身上看了一眼,“看你的路子應該是走的道門一脈。如果你想繼續修行道門那個道法自然的順天之道,那麼你最好到大周國去看看。那邊是道門鼎盛之地。遠遠不是你現在這種小宗門可比的。”

“哦?大周是道門鼎盛之地。大夏是儒門的地方,大唐是出和尚的吧?那大秦呢?”葉軒心中有了一些猜測,但是他還是要向不悟求證。

“大秦麼?”不悟笑了笑,“當年大秦是屬於旁門修士的道場,魔修、劍修等各種修士彙集。現在麼,大秦四分五裂戰亂不休,都快一千年沒有統一了。現在那邊可亂得很呐。”

葉軒想起了一千年前天下滅魔的事情,看來千年之前,大秦國出了一些事情,導致現在仍然戰亂不休。

“那得道呢?你對得道是如何理解的?”葉軒很想從不悟這裏獲得一些關於得道的知識。

不悟苦笑了一下,“我其實懂的並不多。得道一共有九重。每一重都是對自身之道的再一次提高。一般將得道九重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明道,明悟自身之道,第二個階段稱為證道,證道就是證明自身之道,第三個階段稱為成道,就是成就大道的意思。每一個階段又分為三個層次。這樣一來就是得道九重了。”

“我曾聽說過明道和道體這兩個層次,其餘的卻不太清楚。這些層次劃分現在離我還差得遠。現在我隻想知道如何才能得道。”葉軒希翼的看著不悟,這個不悟來曆不凡,見多識廣,說不定能夠有些認識。

“我哪裏知道如何得道?就算我知道如何得道,我的辦法對你也一樣不起作用啊。我們兩人修行的功法不同,所得的道也完全不同,根本不能相比。”不悟苦笑一聲,搖頭歎息。

“師父講經,大師兄拈花微笑而得道。二師兄是被師父當頭敲了一棒子,然後就得道了。三師兄割了一塊肉給鷹吃,然後也得道了。四師兄曆時三十年,一缽一杖,苦行天下,化緣聚得萬金,修成一座大廟,然後得道了。現在就剩下我,心陷紅塵之惡,要得這惡之道,卻根本不知道如何是好。”不悟和尚似乎陷入了回憶之中,緬懷了很久。

葉軒長歎一聲,“道不同,得道的過程也不同,完全沒有借鑒的意義啊。這樣說來,宗門之中所說的‘傳承’根本就沒有作用?”

“也不是沒用。隻不過沒有太多用。”不悟和尚毫無形象的癱坐在地,咕嚕咕嚕的猛灌了一口酒,“這種東西十歲的時候就看過了。出門之前大師兄又給我看過一次。要想得道,首先要找到自己的道,然後才能說的上如何得道。”

不悟和尚似笑非笑的看了葉軒一眼,“我蒙你點化,入紅塵而求超脫。已經明白了自己的道便是紅塵之惡。渡盡紅塵一切惡,方能得證無上覺。這就是我要走的路啊!但是就算找到了這個道,該如何得道卻是毫無頭緒。”

葉軒默然。不悟和尚已經知道了自己今後要走的路,而他卻連今後的路都還沒有確定。

葉軒所修“自在法”,本身就包含三條路,“唯心”、“唯我”、“大自在”。“唯心”就是以心為道,從人心的七情六欲著手,成就心魔大道。“唯我”則是絕情絕性,除了自身,什麼都不在乎。“大自在”則是自在自適,不假他求,不須外物,尋求絕對的自由自在。

“唯我”的絕情絕性之路葉軒是怎麼也不願意走的。隻能在“唯心”和“大自在”之間選擇一條路了。

“自在天魔”白樂天走的就是“大自在”之路。葉軒心中對白樂天仍然有些怨氣。

你拋棄我,是看不上我麼?那麼我就證明給你看,我並不比你差。這就是葉軒心底的想法。所以葉軒對“自在法”中的三條路比較傾向於“唯心”之路,成就心魔大道。

但是心魔大道同樣是逆天之道,該如何著手,葉軒同樣一片迷茫。

得道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