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長恨歌(1 / 3)

後山。

陡峭的山崖上怪石嶙峋。蜿蜒的羊腸小道在巨石間穿過。數百丈的高崖邊,有一個幽暗的岩洞。這裏是葉家的監牢。

葉軒躺在岩洞中冰冷的地麵上,全身劇烈的疼痛仍然掩不住心頭怒濤一般的憤恨。

二叔公自然沒有放過葉軒。

一頓責打之後,將葉軒打入監牢,麵壁三年。

這處罰看似不重,其實用心卻是惡毒至極,對於葉軒這樣的修行者來說,簡直是斷了修行的根基。

修行之始稱為補天。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一生下來就是有缺陷的。力量不如虎豹,速度不如駿馬,不能魚躍湖海,不能鷹翔九天。而且紅塵渾濁,常年呼吸難免疾病侵襲,食五穀雜糧,渣滓不淨便會納穢於身。

修行就是補己身之不足,補先天之不足。因此,修行第一大境界就稱為補天境。

補天境的修行,分為補食,補氣,補力,補血,補髓,補精,補神,鑄體,完人,九個階段,是一個不斷彌補人體不足,最終鑄就完美軀體的過程。

怎樣才能補天?首先就是補食。

一方麵食不厭精。隻有精細的,渣滓雜質少的,大補氣血的食物才能適合修行之人食用。

另外就是鍛煉腸胃,強化消化功能。食用食物時才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葉軒雖然修為達到了第二重補氣的境界,但是補食階段的修行隻是鍛煉腸胃,對食物的需求卻是一直貫穿始終的。

以前葉軒在葉家莊雖然受盡屈辱,但是食物的供應上卻是沒有打什麼折扣的。現在葉軒在監牢中麵壁三年,以二叔公的為人,能隔三差五的送個冷饅頭就已經了不起了。哪裏還能吃到大補氣血的食物?

斷了食物來源,營養不足,修行就無法持續下去,平白耽誤了三年時間。更重要的是,修行之路,不進則退,鑄就完美軀體的過程一旦中斷,就會損傷根本。

二叔公這樣做,完全就是斷了葉軒的前途。

這叫葉軒如何不恨?怎能不恨?

這些年來,葉軒心頭聚集了無數怨恨。

當年葉軒的母親葉玲兒外出遊曆,與葉軒的父親相遇。兩人情投意合,定下了白首之約。葉玲兒返回葉家莊,隻等著心上人上門提親,不料那人從此再無音訊。而葉玲兒卻發現自己已經有孕在身。

葉軒的外公氣得吐血,一怒之下將葉玲兒趕出家門。葉玲兒曆盡艱辛將葉軒生下來,艱難的撫養到葉軒五歲,由於心上人的負心薄幸,由於眾人的風言風語,最終鬱鬱而終。臨終前將葉軒托付給哥哥葉峰撫養。葉軒也就背著“野種”之名在葉家莊生活至今。

葉軒從小就被兄弟姐妹欺辱嗤笑,長輩也對葉軒冷眼相加。舅舅葉峰雖然對葉軒比較關心,但是葉峰官居雍州太守,家裏的瑣事哪裏有精力顧及得來,根本就沒有發現葉軒所受的那些屈辱。

這樣的環境下,便養成了葉軒剛烈桀驁,倔強傲氣的性格。與此同時,葉軒心中的怨恨也是與日俱增。

恨父親拋妻棄子;恨外公無不念骨肉之情;恨舅舅無能,護不住孤苦的母親;恨家中風言風語;恨兄弟欺辱嘲笑。

今日葉鳴一句“野種”點燃了葉軒心頭的憤恨。敗於葉城之手,被人踐踏,更讓他恨意欲狂。二叔公的不公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恨意如同火藥一般炸開。瘋狂的恨意如同一頭凶猛的野獸,在葉軒心中嘶吼、咆哮。再也無法壓製。

“啊!”

葉軒怒吼一聲,一拳打在岩壁上,震得岩洞內嗡嗡直響,塵土飛揚。鮮血染紅了岩壁,手上的劇痛依舊掩不住心頭的狂湧的恨意。

“我恨啊!”

葉軒仰天咆哮。

“喀嚓!”

胸口的衣衫裏響起了一聲如同琉璃破碎的脆響。葉軒心中一驚,連忙伸手向胸口掏去。從懷裏掏出一塊破裂的黑色玉佩,葉軒心中一痛,忍不住滴下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