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和“退”是一對反義詞,“進”含有向前移動、發展之意;退含有向後移動。在紛繁、複雜充滿了競爭的人類社會中,進退對於每位世人都有著更廣泛、更深層的含義,遠非字麵意思所能表達盡的。

人的一生要麵對許多難題,對此采取何種態度,采用何種應對方略,如何處置,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甚至是有天壤之別。有關成功的書籍和方法汗牛充棟,頗讓人無所適從。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把它簡單化,攸關人生成功與失敗的無非是進與退。如果你把何時當“進”,何時當“退”,即掌握了“進退”的學問,也就把握了事關人生成功的竅門。

自古至今,大凡有所成就的人無不深諳生存的智慧。他們總能根據形勢的變化和需要,及時調整自己的行動方略,該進則進,該退則退;他們懂得如何乘勢而進,也懂得如何酌情勇退,所以才能夠占據主動、進退自如。也就是說,進退自如方能趨利避害,然後事業可成。然而也有些人為了權勢名利,而把殘酷的生存遊戲中的進退規則給忽略掉了,從而導致自己身敗名裂。

事實表明,曆史上那些成功者,無一不是進退自如的高手。由於對這一學問的熟知,他們或逢凶化吉,或將小機遇變為大成功。

無可否認,人生固然需要進取,但我們不能一味地高歌猛進,而要為自己留下退卻的餘地;而退卻時,我們也不能畏怯地一退到底,而要為自己集聚再次前進的力量。

因此,學會進取,更要學會後退,退更是一種策略,一種智慧。有些人聰明機敏出類拔萃,一往無前,永不疲倦,他們對自己的能力、學識充滿自信,這是進取者的正道。但千萬不要見有利可圖,就不惜代價往裏鑽。要記住物極必反的道理,過度膨脹、過度冒進往往會被勝利衝昏頭腦,不知道危機四伏。一個人在前進途中更不要忘記退守,給自己多留一條後路,這才是成功做事做人的要旨。勝不驕,敗不餒,當進則進,當退則退,才是智者的選擇。退決不是懦弱,更不是放棄;退是為了養精蓄銳、積蓄力量,化被動為主動,等待時機東山再起;退是為了等待更好的機會,抓住機會,一飛衝天。因為退才能使自己明天能夠大踏步地前進。這是一種理性與睿智,也是一種豁達與清醒,因此,退卻需要更多的智慧。試想想,如果“退一步”能達成“進兩步”的效果,何樂而不為?

在人生的大舞台上,誰都擁有屬於自己的夢想,成就夢想是奮鬥的永恒動力。但隻有懂得進退,你才會看到人生中最美好的風景。所以無論我們是在官場上還是在職場上,也無論我們是在商場上還是在情場上,都需要明白進退取舍的道理。

進退之間,彰顯智慧。我們在領悟進退的方法時,麵對不可預測的壓力和艱險,如果被困難嚇住,該進的時候害怕,該退的時候猶豫,那麼永遠也把握不住時機。進該怎樣進,退該怎樣退;什麼時候該進,什麼時候該退;這不僅是處世的一種方法和手段,而是一門學問,非三言兩語所能道盡的。總之,人生要知進退,才能更好地把握明天,自主命運。

本書是一本實用和便於掌握的處世生存的成功學,是幫助每個人找到自己最合適的進退之道。書中列舉了大量的曆史故事,涉及人生處世生存的方方麵麵,及在各種複雜情況下,人們該如何在“進退”上做出正確的抉擇,使讀者在輕鬆的閱讀中,很快就能得心應手地抓住要領,掌握精髓,從而避免自己走向極端,獲得夢想的實現,使自己人生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