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人看來,就是戰友,這準備的東西也太細心了吧,一看就是用心準備的。沒有一點兒心思,會這麼做?
看兩人都有些不信,孫竹急了。
“我真的沒有那個心思,現在咱們都在下鄉呢,能有什麼心思?以後還不知道在哪呢?”
說起這個,三人都有些沉默。
是啊,現在他們都在鄉下呢,就是劉韻和東方勝在一起了,對於未來也不知道何去何從。從他們下鄉開始,政策就越來越緊了,從以前的主動下鄉變成了政策要求下鄉。
而且這個政策才剛剛開始而已,他們還不知道要在鄉下待多久呢,就這麼放棄了,成家嗎,不甘心呀!
可是還有什麼其他的路嗎?
汪敏和劉韻兩人家裏有條件給她們找到工作,過個幾年有個什麼借口,比如病退什麼的,或者上個工農兵的大學生,這也是一條路。
這些除了家裏的打點,村裏的打點也是少不了的。
回城還好,避過風頭,找個機會回去就是了。
可是工農兵大學生的話,需要推舉,村裏的評價是非常重要的。
要怎麼做,她們都還沒有想好呢。
孫竹的話,是不用考慮這些的,這些和她都沒有關係的。兩條路對她來說都不太友好。
城裏的工作是不用想了,除了家裏願意把工作讓出來,其他的招工什麼的在城裏的那些人就瓜分的差不多了。而且隨著工作越來越少,都是子弟才能進去的呢。
而工農兵大學生,孫竹就更加不願意去了。一個是太水了,裏麵好些人連小學都沒有畢業,純粹是靠著家裏的條件差,成分好上去的。這樣的大學去了也是白去。
所以,目前來看她隻能乖乖留在農村。
可是現在才69年,距離高考恢複還有八年呢,難道就什麼都不做等著嗎?
這顯然也是不合適的。
對於未來的迷茫讓三人都消了音。
王楚楚在劉韻那裏使了力氣以後,就一直在觀察,結果並沒有發現孫竹和劉韻之間有什麼大問題出現。
不可能呀,以她對劉韻這樣的人的了解,在知道這件事以後一定會求證,那麼她們之間的裂縫就會越來越大的。可是現在竟然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
難不成是自己猜錯了嗎?不可能的呀!
她再次接近了劉韻。
“上次我和你說的事情……”
她還沒有說完呢,就被劉韻打斷了。
“你有什麼證據嗎?說是劉韻談對象了,而且就是她真的談了對象也不犯法吧。你總是說這個有什麼意思?”
劉韻也不傻,知道她是被王楚楚當槍使了。她知道王楚楚看孫竹不順眼,見不得孫竹好。
可能是知道她和孫竹之間有什麼心結,所以就黏了上來想要搞破壞。她是和孫竹有些心結,可是也不願意被人這麼當傻子看待呀。
而且王楚楚是個什麼樣子的人,整個柳樹村就沒有不知道的。她也是被氣到了才會聽她胡說八道,還把事情弄到孫竹和汪敏的麵前了。搞得她和捕風捉影的小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