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竹本來庫房裏就有好些的木炭,這是她當時做火鍋品牌的時候準備的。這個時候是用上了。

煤爐子還是在廚房那邊,平時燒個水,有的時候在上麵放些花生之類的東西,烤著吃美極了。

廚房旁邊的架板上是她或換或買的一些東西。都是當地人常見的一些東西。比如各種粗糧、幹菜、各種菌菇、粉條等等。還有她跟著村民一起醃製的酸菜、鹹菜、大醬,各種各樣的罐子都擺滿了。

地窖裏,土豆、紅薯、白菜都是管夠的。

這些東西足夠她吃到開年了。

因為知道這裏的冬天比較冷,她還學著當地人做了門鬥,隻要不出去,因為火牆的關係,房子裏還是很暖和的。

這樣的生活好是好,就是有些太無聊了。

好在還有兩個好鄰居,鼓起勇氣,串個門,也能慰藉一下自己的心靈,不會覺得像在坐牢。

幾個小姑娘經過幾個月的交往已經相當熟悉了,對於彼此也更加了解。

她們已經成了最好的朋友。

在孫竹的提醒下,兩人也弄了足夠的物資來過冬,所以現在的小日子過得不錯的。

不過和她們形成對比的就是知青點的那些知青了。

這些知青隻是在村裏強製要求的情況下,做完了分內的工作,其他的都是屬於自己自覺的了。

不過新來的知青不了解情況,對這裏的氣候都做了錯誤的判定。雖然老知青們還有知青點的負責人都已經提醒過了,他們還是沒有放在心上。

所以在天氣還沒有這麼冷的時候,沒有準備到足夠的物資。

這個時候除了自己的口糧,其他的什麼都是不足的。

天氣那麼冷,連出門都做不到。

這個時候找柴火,怕是要凍死在路上了。

大家都有些傻眼。

而且,劉文、王楚楚這組人,本來工作就做的不怎麼樣,得到的工分也就是將將夠他們的基本生活而已,至於多的,沒了。

這還是村裏照顧他們的 ,要不然估計連基本的生活都保障不了。

王楚楚見這樣的日子已經過夠了。她怎麼就會落到現在的地步呢。

而且因為準備的棉衣不夠厚,她連出門都需要有強大的勇氣的。

這個時候,她能想到的隻有劉文。可是劉文那邊也困難呀,沒有辦法的她,隻能默默地苟在宿舍了。

而且,因為用來取暖的柴火都是其他知青提供的,這是大通鋪,自然不能分的那麼清。但是為了公平,王楚楚已經承諾了會給知青點弄一些柴火來做為補償。

大家的心氣才順。

冬天需要的柴火可是不少的,所以她這一下要欠好些的。基本上開了春以後,直到夏天的柴火她要全包了才行的。

好在冬天不需要幹活,口糧也是直接交上去的,不過就是王楚楚和劉文的標準低一些,吃的比其他人少一些就是了。

自己的生活過得艱難,難免就會想到和她一起來的孫竹和劉韻了。那兩人一定過得很好吧,知青點距離那房子並不遠,總是能聞到一些奇奇怪怪的香味。

每到這個時候,王楚楚的眼中都要淬了毒了,有心人見了都要遠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