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竹這邊一頓折騰,也終於把房子收拾好了。
各種細軟鍋碗瓢盆什麼的都放在了合適的地方,家裏終於像個住人的地方了。
口糧她也帶過來了,可以開火了。
她的庫房裏是當時做火鍋店的庫房,裏麵各種吃食都有,還有一些鍋子木炭之類的,放在這裏都是好東西。
可是一下子拿出來的話是不合適的。
她手邊的東西目前隻有口糧還有在公社的時候買的各種調味品。不過自留地那邊的蔬菜她也是可以用的。這和老知青已經說好了,回頭她們地裏的蔬菜好了再還回去就行了。
口糧裏有紅薯、土豆、玉米麵、白麵,今天是第一天,自然要吃點細糧了。
孫竹去自留地摘了一些菜:小蔥、青菜、白菜,回來就打算做了。
小蔥切成末,白菜片一下,再切點土豆丁。
在麵粉裏麵少量多次的加入清水,讓麵粉成小疙瘩狀。
起鍋燒油,加入小蔥爆香,加入土豆和白菜幫子炒一下,倒入生命之源,水開了以後可以下麵疙瘩了。
等到麵疙瘩煮的差不多了,就加入青菜和白菜葉,簡單加些鹽來調味,一分鍾左右就可以出鍋了。
盛到碗裏的時候再加些醋和香油,簡直是絕了。
雖然蔬菜的種類還是不夠豐富,也沒有雞蛋什麼的,不過已經相當哇塞了。
孫竹一個人就吃了兩大碗。
在這樣的天氣吃這樣熱氣騰騰的飯肚子裏還是很舒服的。
劉韻和汪敏在孫竹做飯的時候就一直在嗅著,孫竹也不知道在做什麼飯,怎麼這麼香呢。想想自己的手藝,也就是能把飯做熟的地步,有心去蹭飯,又覺得不合適。
作為朋友,要有邊界感才行。劉韻心裏清楚,既然孫竹要自己一個人住,那麼是個比較獨的人,家裏總是來人一定是不好的。
再說了,現在大家都是在自家吃飯的,大家在飯點都會自覺的回家,不在別人家裏吃飯,這是大家約定俗成的。
聞著空氣裏傳來的陣陣香味,劉韻和汪敏吃著碗裏的飯也不香了,隻能就著拿空氣裏的香味來下飯。
好在孫竹弄得隻是普通的家常便飯,還沒有做什麼比較霸道的吃食,大家還能忍受。
第二天,在路上,汪敏和劉韻就在打探看孫竹昨天做的什麼好吃的,在知道就是普通的疙瘩湯以後都有些不敢相信。
孫竹和兩人說了要怎麼做,兩人聽的一愣一愣的。
現在大家做飯都是用水煮或者蒸製一下,在出鍋的時候才會用筷子沾點油放進去,可想而知那會是什麼味道。
主要還是油太少了。
可是孫竹是21世紀來的,已經習慣了之前的做法,所以在自己能當家做主以後就這麼來了。
兩人看著孫竹的眼光都有些敗家。
她們家裏的條件還是不錯的,也不敢這麼整呀,主要是油太難買了,要是這麼吃的話以後日子還過不過了?
孫竹也就是個普通的人家出身,怎麼會這麼做飯呢?
在知道他們家裏的二哥就是油廠的時候,兩人這才恍然。這樣呀,油廠的職工是可以購買平價油的,所以他們家裏才會這樣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