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藝是沒得說的,現在年紀大了,他的兒子頂上來了,父子幾人一脈相傳,手藝都不錯。而且因為是同村的,物美價廉。
劉韻和孫竹把帶來的綠豆湯還有糕點放下,對大家的幫忙表示了感謝,這才順著村民的指引去了木匠那裏。
村民們看著兩人不是隻是簡單過來看看,還帶了東西,心情都不錯,這兩個知青人還挺好的。
她們看著家裏的條件應該不錯,要不也不會在這裏修房子單獨住,要知道這裏的房子還是屬於村裏的,隻是暫時借給她們住而已。以後要是回城的話,是要還回來的。
而且過來還帶的綠豆湯和糕點,她們才剛剛來,估計東西都沒有收拾好呢,還帶了東西過來,讓人心裏怪舒服的。
不過這都是金貴的東西,綠豆湯大家喝了解解渴也就是了。那糕點還是帶回去給孩子和媳婦吃吧。這是小孩子們還有女人們最喜歡的了。
大家都是很樸實的,把糕點一人分了幾塊,準備帶回去。
人家主家都來了,還帶了東西,當然要把活幹的漂漂亮亮的。他們東北人就是這樣的,別人對自己好一分,恨不得對人好十分。
孫竹和劉韻沒有想到隻是禮貌性的行為,給她們帶了這樣的好處。
村民把房子修的很好。
這裏是鄉下,如果人家想要使壞,可以偷工減料,兩個小姑娘什麼都不懂,也看不出什麼來。可是這些人用了心思,她們的房子就結實了許多,以後需要修葺的地方就少了。
所以人和人之間的相處就是這樣的,你來我往的,大家心裏都舒服。
孫竹和劉韻到了木匠家裏,看到有人在院子裏幹活,她們兩人說明了來意,匠人就熱情的領了她們進去。
“這院子裏的都是還在做的,不過庫房裏有已經做好的成品。這是後半年了,地裏沒有什麼活了所以一些喜事會比較多,這都是為了那些事情準備的。”
“我們一般都是趁著農閑的時候多做一些,免得手忙腳亂的。”
孫竹和劉韻表示理解。
到了庫房,裏麵各種家具都有。
劉韻那邊挑選自己的。
孫竹這裏的話要了兩個樟木箱子,平時放一些不用的衣服之類的。還有衣櫃也要了一個,屋子裏是有炕的,炕櫃、炕桌也是需要的。
吃飯的桌子、凳子、櫥櫃,都是家用的。
孫竹還要了一個架板,挺大的,到時候用來儲存食物什麼的。對了,還有書桌也需要一個,萬一想要寫寫字什麼總是能用上的。還有浴盆,這可是東北呀,一個浴盆泡泡澡是絕對需要的,還能保暖。
林林總總,要了不少。
匠人眉開眼笑的,這個小姑娘手筆真大呀,這都趕上人家結婚了。
不過城裏來的姑娘到底不同,反正自己有的賺就行了。
因為東西都是現成的,所以隻需要挑選就可以了。
匠人知道兩人是新來的知青,估計也不好意思找人幫忙,就自告奮勇的說會把家具送過去的。
兩個姑娘聽了也挺開心的。她們還想著要怎麼辦呢,這樣當然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