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東北的話比較冷,棉被是要最厚的才行。
知青點那邊給了一些棉花票的,但是隻夠弄一床薄薄的被褥,去東北的話是不行的,所以還需要自家添上一些。
還有這棉衣、棉鞋也是不能缺少的,現在還是秋天,那裏的氣溫就已經和這裏的冬天差不多了。這防寒必須要做到位。
再有,出門在外的,地方比較偏遠,一些可以應急的零食也是需要的,不過食物這樣的東西還是要少準備一些,免得壞掉就不好了。
還有藥物,鄉下偏遠地區,再加上比較冷,什麼水土不服、頭疼腦熱的,常用的藥物要準備一些才行。
至於其他的,就看手裏有什麼票了,多多益善。
孫竹其實對葉伊瀾東北有一定的了解,知道那裏的物資其實算不上貧瘠。但是這幾年華國的自然氣候不好,各地都有幹旱的情況發生,這幹旱過後又會接著洪水,反正似乎是流年不利的 那種。
好在自己還有金手指呢,這次下鄉,又有夏湘拿的那500塊,二哥給了50塊,爸爸又給了500塊,再加上自己平時省吃儉用生下來的,加起來也有1100塊了,在知青裏麵也是有錢人了。
可是鄉下的情況複雜,這些錢也是家裏能給的所有的支撐了,自己還是要好好打算才是。
“嫂嫂 ,我心裏有數了。我回頭先把手裏的票據收拾一下,然後該買的東西買起來。你這邊也收拾一下,讓哥哥幫著你打聽一下紡織廠的情況,到時候也不至於兩眼一抹黑。
“好,竹子,嫂嫂知道了。你忙你的就是了 ,需要幫忙的話就和嫂嫂說。”
“我知道的,嫂嫂,我先看著弄,你幫我到時候查漏補缺,我到底要下鄉的,現在就開始鍛煉比較好。”
“你的考慮是對的。”
兩人說了幾句閑話,孫竹就離開了。
她回家以後把家裏的錢票都收拾了一下,就開始列清單了。
這裏是京市,物資還是可以的,能買的話在這裏買好也是不錯的。至於下鄉的路上怎麼弄,她有空間呀,所以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家裏的被褥已經發硬了,畢竟用了好久,在東北是不行的,所以要用新棉花才行。
被子要個八斤的 ,她一個人蓋估計也可以了。那裏有火炕,應該足以禦寒了。
褥子六斤吧,棉衣的話做上兩套可以換洗,還有棉鞋,最好是皮靴子,這樣會更加保暖。平時換洗的衣物也都拿著,現在的人沒有幾套衣服的,所以加起來也沒有多少。
還有鍋碗瓢盆這都是生活必需品,還有暖瓶、兩個盆子一個洗臉一個洗腳。至於洗澡的,可以在當地讓木匠去做。什麼雪花膏、肥皂、牙膏等等。
能想到的都先買了,到時候可以放在空間裏,隨用隨取。
孫富國知道女兒要下鄉以後就把家裏的票據都給了她,還和同事換了不少。他的情況大家都是知道的,大家都是工友,孫富國這邊有需要的了,大家自然也願意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