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西漢初元四年,這一日地陷西北,神光衝天,長安城根基晃動,廟宇傾搖。太史令謝天機火速進宮,啟奏元帝:“臣駕馬西遊,忽見烈焰衝天,地動山搖,變幻之處應是終南山方向,況近日天象異變,紫微星明亮異常,乃帝王大吉之兆,臣啟奏陛下禦駕親往終南山一見祥瑞。”
元帝思索片刻,即命羽林衛擺駕出行,率文武百官同往終南山朝聖。
鑾駕行至山下,此地已聚集大量百姓,對山中之事議論紛紛,元帝命軍士喚來一長者詢問。不久一鶴發老人被帶至禦前,老人未曾見過天顏,戰戰兢兢答道:“今日清晨,山中地陷崩裂,神光衝天,據山中年輕人說有一尊大鼎破山而出,然恐山體崩裂,無人再敢進山,因此不知山中詳情。”
元帝聽罷轉頭詢問謝天機:“這山中可否安全,朕以身犯險豈非不值?”
謝天機搖頭笑道:“陛下不必多慮,此乃天意,山中出鼎,鼎者,天下也,天子臨天下之地,豈有危險呢?若陛下避而不入,不是逆拂天意嗎?”
元帝點頭下令:“羽林衛前方開路,文武百官隨朕進山!”
山路迤邐,且行且止,不多時,前方探路的軍士回報:“啟奏陛下,前方不遠處山體開裂,現一大鼎。”
元帝聽後大喜,命官兵快行。果然,前方一座山體從正中劈開,貌似隻有上天的鬼斧方能將此山劈裂,一尊大鼎正卡在裂縫當中。此鼎高度足有丈餘,元帝雖貴為天子,可此等至寶也從未得見,元帝轉身問諸位大臣:“此鼎如此碩大真乃聞所未聞、見所未見,諸位卿家可知此物由來啊?”
眾大臣議論紛紛,一人答曰:“如此大鼎絕非凡物,定是上蒼有感陛下治國佑民之德,特降祥瑞,保我大漢江山綿延不絕之意。”
眾人聽罷,紛紛點頭稱是,元帝也開懷大笑,轉頭問謝天機:“卿看如何啊?”
謝天機抿嘴一笑:“方才大人所言極是,可未曾言明此鼎之由來”,謝天機轉身攤手問道:“不知諸位可知此鼎究竟來自何方嗎?”
眾人麵麵相覷,對答不上。元帝好奇道:“卿既知曉,說來聽聽。”
“遵旨”,謝天機答道:“此鼎由來並不突兀,卑職剛剛掐指卜算,此乃禹王所鑄九鼎之一,周顯王不肖遺落,今日神鼎重現人間,此乃大漢之福,陛下之德啊!”
此言一出,眾官驚愕不已,元帝聽罷此言,激動萬分,問道:“愛卿所言屬實?”
“臣以項上人頭擔保,若有差池,取臣首級!”謝天機答道。
元帝欣喜若狂,隻見眾臣紛紛下跪,山呼萬歲。元帝下令:“命軍士即刻破山取鼎,運回未央宮,挑選黃道吉日,傳各地諸侯盡入長安,隨朕拜鼎祭天。”
眾大臣齊聲稱是,驟然隻見天象忽變,烏雲密布,元帝驚愕問道:“天機,為何天象突變,可是開山取鼎惹怒上天?”
“陛下多慮了,天有不測風雲,尋常天象不足為奇!”謝天機答道。
元帝聽罷安心出山,隻見前方來報:“啟奏陛下,有一相士求見,自稱成無極。”
“可是人稱‘幻術窺天’的成無極?”元帝問道。
“此人前來麵見陛下,膽敢自稱成無極,想必正是此人!”一位大臣在一旁答曰。
元帝聽後下令:“快快有請。”
不一時,隻見眾軍士引領來一位青年英俊,此人身材清瘦,打扮飄逸,麵龐棱角分明,俊俏非常,也就二十幾歲年紀。
元帝驚異:“你可是人稱‘幻術窺天成無極’?”
“正是草民。”青年答道。
“素聞成無極有窺天探地隻能,溯古追遠之術,朕以為當是鶴發的仙者,殊不知竟是如此的‘英年才俊’啊”,元帝說罷一笑,看到眼前這個黃毛小子,顯出的盡是不屑,“你來找朕又有何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