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小狗孩孩(1)(1 / 3)

這學期剛開學的時候,肖曉給安徽淮北青山小學的懷娃他們寫了一封信,當然信上一句沒提自己回家被關禁閉的事,隻是簡略地問了問他們在北京做節目的情況,問他們到底有沒有去天安門看升旗,現在學校開學沒有,尤其問到了孩孩是不是還好,有沒有長大一點,它記得自己去過一趟北京嗎。

半個月之後肖曉接到了懷娃的回信,隨信寄來的還有一張照片:曾老師、懷娃、東輝、躍明、建國、誌遠六個人站在天安門旗杆下,曾老師眯縫著眼睛,懷娃和東輝半張著嘴,躍明他們幾個則笑得有點羞澀。隻有懷娃腳下的孩孩神態自若,一雙眼睛亮晶晶地盯著鏡頭,像是在研究那裏麵怎麼會有它的影子。照片裏看不見國旗,懷娃解釋說因為那旗杆太高了,電視台的叔叔趴在地上瞄了半天都沒法把旗子框進鏡頭。

在信的結尾部分,懷娃寫了一段令人傷心的文字:

我很不想告訴你,可是又不能不告訴你,我們把孩孩丟在北京了。北京火車站的規矩比南京大,列車長的心眼兒也不夠好,他們無論如何不準孩孩上車。後來站台上有一個賣麵包的阿姨答應收養孩孩。我和東輝他們都哭了。孩孩看見我們哭,它也跟著流淚,好像知道它再也不能回到家鄉似的。曾老師說,別哭孩子,你們得為孩孩高興,它都用不著考大學,一下子就把戶口落到了北京,變成一條北京狗了,多好啊,你們得為它高興。可我們都知道孩孩不高興,它會想我們,它也會想我娘做的煎餅裹雞蛋。

肖曉看完這封信,心裏難過了好幾天。他想,懷娃要讓孩孩看北京,本來是一件好事,誰知道孩孩看完北京就再也回不了家呢?懷娃一定後悔死了,他肯定為孩孩哭過好幾次了。孩孩是一個多可愛多懂事的小狗啊!

一天肖曉放了學在路上走,看見好些男生女生擁擠在一起看什麼東西,一邊看一邊嘰嘰喳喳議論。肖曉下意識地跟著擠過去,原來是一個鄉下農民挑著籮筐上街賣小狗。那些小狗看樣子才滿月,腦袋上的毛軟得像絲絨,誰要是伸手摸它們,它們就吧嗒著嘴巴湊過去舔那隻手,大概以為是什麼好吃的東西吧?惹得四周圍笑聲一陣一陣。

肖曉的眼睛忽然盯住籮筐的某一處不動了。在那裏,在兩隻黑白花狗的屁股後麵,笑眯眯地站著一隻土黃顏色的狗!它的尾巴尖、耳朵尖、鼻子和嘴巴的尖尖上,都有著由淺到深的黑,眼窩也有點黑,眼珠卻是黃褐色,亮晶晶的像兩粒琥珀球兒。肖曉盯住它看。它也偏了頭盯住肖曉看,似乎好久以前就已經認識他,現在突然在大街上重逢,它覺得又驚訝又快樂!

肖曉差點兒叫出聲來:“孩孩!”他心跳加快了,它真像孩孩啊,不僅模樣像,連看人的神情都像!它們都是一樣地對世界充滿好奇!

肖曉慢慢地伸出手,把小黃狗從籮筐裏抱出來。他感覺到小狗的心在跳,一下一下,歡快而有力。它輕輕地嗚咽一聲,把半邊臉和嘴巴貼住肖曉的手,尾巴搖了搖,就閉上眼睛,再也不肯動了,好像把溫熱的小身體交給肖曉了。

肖曉問那個賣狗的人:“多少錢?”

“五十。”那人伸出一隻巴掌。

旁邊的一個女孩自告奮勇幫肖曉還價:“太貴了!你賣的又不是名牌狗。最多三十塊。”

那人馬上接口:“好吧,三十就三十,拿去。”

肖曉愣在那裏。其實他身上連十塊錢也沒有。他想了想,試探著問:“用東西換行不行?”

那人真的挺爽快:“也行啊。你有什麼呢?”

肖曉飛快地把家裏屬於他自己的東西回憶了一遍:“汽車模型?”

那人搖頭:“玩的東西不要。”

“鬧鍾?”

“不值錢。”

“那麼……旅遊鞋呢?新的,才穿了一星期。”

那人低頭看了看肖曉的腳:“這倒差不多。我有個兒子,個頭跟你相仿,大概他能穿。”

肖曉說:“好,你等著,我馬上回家拿。”把小黃狗放回籮筐,又囑咐他:“這隻狗別再賣出去啊!”

肖曉一口氣奔回家。機會好得不能再好:爺爺出去買報紙了,奶奶在廚房裏忙著剁排骨,丁丁冬冬的,聽不見外麵的動靜。肖曉從壁櫥裏翻出自己的那雙旅遊鞋,慌慌張張用一張報紙包好,掖在自己帶帽的短大衣裏麵,又躡手躡腳出了門。

換回了小黃狗,肖曉把自己大衣上的帽子卸下來,臨時做了暖暖和和的狗窩。這時候他才想到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狗養在哪兒呢?當然小狗不是為他自己買的,是他準備送給懷娃的。養到夏天,一放暑假,他就帶著它坐汽車去找懷娃。小狗跟孩孩長得這麼像,懷娃一定以為是他的孩孩失而複得了,懷娃會高興得昏過去!隻是目前的問題有點難辦:整整一學期中把小狗養在哪裏?

帶回家肯定不行,奶奶有潔癖,一個肖曉已經讓她覺得髒得可以了,絕不可能再添上一隻狗。地下室?可惜他們樓沒有。包郝家裏?也不行。包郝倒是會願意,問題是包郝做不了他父母的主。祝小娜家?巴頓家?金鈴家?不不,都是沒有可能的事。

有了有了!肖曉終於想到一個非常合適的地方。他抱著小狗直奔學校,穿過操場,繞過教學樓,來到食堂,一步跳到正在修補菜筐的張伯伯麵前。

“是肖曉啊!”張伯伯笑著說,“放學不回家,跑我這兒搗什麼亂哪?”

肖曉跟張伯伯的關係極好,因為肖曉勤快,每回碰上張伯伯用三輪車買米買菜回來,總會上前幫著推一把什麼的,張伯伯就特別喜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