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節:自療(3)
壞記憶、壞思想,隻是執著的別名,那為何我們都寧願執著呢?是因為我們經常被負麵情緒騷擾,無法打開困局走出來,慣性否定它,和它作對,所以壞情緒老是來糾纏。
我們對執著實在太迷戀了,迷戀到愛它比愛其他一切更重要。所以,我們無法好好愛一個人,包括愛我們自己。
別助長自我。看穿自己的軟弱和盲點後,謙虛,接受,沉默,定心。替生命找個定心點,從觀照身體入手。
我們要提升能量,保持觀照和覺知。這是自愛的重點。
放棄自己的人,自然被人放棄。
能量的流動很奇妙,隻要我們讓它流過,打開門讓它進來,像客人一樣招呼它,它便會滿足,願意離開。
麵對負麵情緒,當知"過門也是客"的道理。當壞記憶跑出來時,不要否定它,順其自然,靜靜看著它,這時我們便可以抽身不粘心,大方一點招呼它坐坐,倒杯茶,讓它休息,它覺得被接受了,自會安然離開。
其實壞情緒隻是想找個落腳點而已,接受它,請它走便是了。
讓悲傷進來,穿過自己;讓悲傷離去,清理自己。
好好招呼過客,原是我們處理所有問題的方式。不用否定,也無須認同便是了,平靜自會出現。
在危機、不安、挫折中,要學習愛人的態度:不動,接受,駕馭形勢,那麼,困擾便不會影響自己,事情比想象中的美好。
要自療,必須先管理好自己的貪欲,打開心胸體諒別人,學習抽離關係,保留正能量,避免依賴,也別背負別人的生命,才能儲備自愛和他愛的條件。
你必須先有信念才能改善自己,自療活壞的身心,有了信念便有希望。
管好自己的,親愛身邊的,感謝能性能愛,人生已經足夠。
世事無完美,隻能自足,管理好自己。
成佛成聖隻是妄想,自療的重點不是成佛,把自己變成無欲無求的聖人。
每個人都有過去,但每一天都是新的,沒有留守過去的借口。
從內在轉化開始,借感恩的力量,珍惜已經擁有的,別執著已失去的。
我們沒有忘記傷痛的理由,但可轉化它,回到愛的觀照中,所有的記憶都是安詳的曆史。
原來思想比行動容易,受傷比療傷可憐,依賴比自救好過。沉溺吸蝕能量,自救也要能量,可能量有限,你卻努力地選擇被吸蝕,直至不能自拔為止。
不要等待別人施舍愛。
活得一塌糊塗,愛到天翻地覆,痛到不能自容的人,首先不要從理解去解決問題。沒有強壯的身體,不可能自療傷口。
感謝自己是最溫柔和管用的治療方法。
自療,先定心。
走山路是最好的自療,身體和意誌的純粹鍛煉,超越時間,沒有思想餘地,連生死愛欲都遺忘。求生、走下去的意誌是唯一的伴侶。這樣愛,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