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1 / 1)

阿斯婭的小女兒米娜一直待業在家。阿斯婭覺得女兒出生在這樣一個貧窮的家庭裏從小受了許多的苦,又太早地失去了父親。因此,總是想方設法讓她過得舒心。她把家務活都包了下來,米娜每天要做的就是吃飯、睡覺,出去找同學朋友玩,生活過得輕鬆自在,在兩年的待業時間裏,她並沒有感到壓抑和寂寞。

可是,一個爆炸性的消息立刻打破了她寧靜的生活——母親要嫁人了!

消息是她母親的那個叫瑪麗婭的朋友告訴她的,同時她還給她做了許多的工作,並叮囑她,一定不能為難母親。

從這天開始,她沒有吃一口飯,沒有喝一口水,也沒有說一句話。她從早到晚地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望著對麵牆壁上掛著的父親的照片不停地流淚。過了一天,兩天,她依舊是那樣坐著。她絕食了。看到女兒的樣子,阿斯婭的心都要碎了。女兒嘴上沒有說什麼,但她的行動已經證明,對母親再婚的決定她是堅決反對的。她真不知道應該怎麼勸說自己的女兒。她變著花樣做好女兒愛吃的飯菜端到她的麵前,可女兒連看都不看一下。

瑪麗婭來當援兵了。她試圖說服米娜:

“米娜,你媽媽是否再婚,咱們可以再考慮。你有什麼想法也可以說嘛。但是,你得吃東西,你不吃東西,病倒了,你說誰受累嗎?還不是你媽媽?你要體諒你媽媽……”

可是一點用都沒有,米娜不回答任何人的任何問題。到了第二天的下午,她昏倒了。她被送進了醫院。米娜的姐姐萊麗來看她了。畢竟她比妹妹年長幾歲,又有了孩子,多少可以理解母親。盡管她也同樣無法從心裏接受母親再婚這個現實,但是,她早已學會了無奈的服從。

她走進妹妹所在的病房時,見母親也在米娜的床邊。母親見到遠道而來大女兒,一股熱流立刻湧上心頭,她迎上去抱著女兒,禁不住痛哭起來。

不知為什麼,萊麗卻哭不出來。

米娜見到姐姐萊麗,臉上泛起了紅光,情緒也好了許多。這期間,母親到醫生那裏去了。

“姐姐,你知道嗎?媽媽要嫁的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那個老頭都可以給媽媽當爸爸了。我真想不通,媽媽怎麼想起要嫁人了?”米娜見母親不在身邊,說話沒有顧忌了。

“那個人的情況我都知道了,聽說人不錯。”“你怎麼知道的?”米娜問。沒等姐姐回答,她又繼續憤憤不平地說:

“媽媽改嫁,要到人家家裏去,實際上是給那個老頭當傭人去。瑪麗婭阿姨是媽媽的好朋友,為什麼不勸勸媽媽呢?”

萊麗正要說什麼,母親從外邊回來了,姐妹倆立刻緘口不語了。

三天後,米娜出院了,瑪麗婭來看她。她把米娜和萊麗叫到臥室裏,以母親朋友的身份給她們講了許多。

“瑪麗婭阿姨,我不是不想體諒媽媽。隻是我一想到媽媽會成為別人家的傭人,就覺得自尊心受到了傷害。”米娜還是任性地說。

“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女人不到三十歲就守寡了,她沒有再嫁,一個人把兒子拉扯大。兒子長大,成家立業了,母親也老了,走不動路了。兒子猜想母親在有生之年的最後願望應該是去麥加朝聖。於是,他背著母親曆經幾個月才到達麥加。有一位智者見到這個情景,問這個兒子:‘你為什麼背著母親來這裏?’兒子回答:‘我母親早年守寡,為了我她沒有再嫁。我為了報答她的養育之恩,情願背著母親來到這裏朝聖。’不料,那個智者並沒有讚賞他,卻說:‘我的傻孩子,你與其現在遭這個罪,不如在你母親還不老的時候讓她出嫁,那才是真正的孝心啊。’爬在兒子背上的母親立刻插話說:‘他這個腦子哪會想到這些呀!’”

瑪麗婭停了一下繼續說:“孩子,這個故事不是我編出來的,是民間流傳已久的故事。這個故事說明,不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在失去配偶以後都會感到孤獨。有一個伴,陪自己度過餘生,是每一個失去配偶的人的願望。有許多的人由於各種的原因,這個願望不能實現,而子女的強烈反對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你想想,再過幾年你也會出嫁。那時,媽媽最多也不過五十歲,她將一個人孤零零地過,你怎麼忍心呢?”

“我不結婚,我要陪著我媽媽!”米娜堅決地說。“不要說這種不現實的話,你以為你不結婚成為老姑娘,你媽媽就高興了?”米娜不再說話。

瑪麗婭進一步開導她說:“現在介紹給你媽媽的這個人以前是一個處長,現在退休了還拿兩千元的工資。而且他身體健康,你媽媽到了那裏累不著,在經濟上也可以得到幫助。你的工作問題說不定還可以讓他幫助解決。”

“反正,我不會跟著我媽媽去那個人的家裏。”米娜嘟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