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文物商店裏有個騙子(1 / 2)

為了收集和保護流散在民間的傳世文物,因此有了文物商店。在七八十年代,文物也是創外彙的一種商品。

商店會給收來的文物斷代,清朝以前的留存起來,清朝及清朝以後的可以賣給外國人。

許多外國人喜歡華國文物,但對此不了解,由此,也誕生了一批‘職業買手’。

一進商店,貼著牆放的全是貨架子,架子上分門別類堆滿了東西。售貨員有四位,一位老先生、兩位年輕人,還有一位大姐。

除了售貨員,店內還有幾位客人。

宋美景來到擺放瓷器的櫃台旁,剛一站定,櫃台裏麵的老先生就麵無表情地問道:“丫頭,你是來賣東西的?”

“我不是來賣東西的,我很喜歡古董,尤其是瓷器,正巧沒事,所以進來看看,也學習一下,我不會打擾您工作的。”

老先生眼珠兒一轉,臉上帶了笑意,“喜歡老東西好啊,隻有多看多學習,才能真正學會鑒定古董。”

他轉身從身後的架子上拿了一件青花纏枝菊紋菱口盞托,放在櫃台,刻意提高了聲音,對宋美景道:“元代的青花瓷往往畫滿整個盤子,明朝及以後的青花才開始留空白。

你看這件盞托,它算是畫的很滿了吧,元代的青花比這個畫的還滿。”

沒有上手,隻上了眼,宋美景的腦子裏就自動蹦出了關於這件盞托的信息。她喃喃道:“明朝洪武年間。”

老先生愣了一下,由衷地誇獎道:“丫頭,你這眼力可以啊。”

宋美景的腦子裏開始閃現洪武年間瓷器的特點,“洪武青花的紋飾簡練流暢,以各種折技、纏枝花卉紋為主,菊紋比較 多見,多繪成扁橢圓形,這件盞托很有那個時代的特點。”

“說的沒錯!”老先生瞟了一旁的幾個人,又高聲道:“這件明朝的青花值不少錢呢,如果是畫滿整個器物的元代青花,會更值錢。”

宋美景順著老先生的視線看過去,就看到一位銀發老者手持一件青花賞盤,正眼神犀利地回望過來。

老者旁邊還有一位農民兄弟,應該是聽了老先生和宋美景的對話,伸手對售貨員劉大姐道:“大姐,這個盤子就是畫滿了的,十五塊錢我不賣。”

劉大姐不樂意了,“我說小兄弟,你眼前這位可是咱們京市頂頂有名的古董鑒定專家盧先生。

他說這個盤子是乾隆時期仿造的,那就是乾隆時期仿造的,他的眼力絕不會錯。我出十五塊錢這個價不低了,你可千萬別聽一些不懂行的人亂說。”

盧先生笑嗬嗬地擺擺手,“我可不敢稱專家,就是從小喜歡古玩。我住在京市,京市的文物商品倒是經常請我去給文物斷代,哦,就是斷定年代。”

農民兄弟很是猶豫,“可是、可是我太爺爺說他小時候就見過這個盤子,還說是祖上傳下來的。”

盧先生點頭表示讚同,“小兄弟,我覺得你太爺爺說的也沒錯。我看你今年也就二十來歲,咱就算你太爺爺今年一百二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