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楔子(1 / 2)

高山峻極,如劍淩天,盡展崢嶸之勢。山根遠接昆侖脈,峰頂遙指霄漢中。

雲煙繚繞之處,時有白鶴往來。藤蘿攀纏之中,常見玄猿上下。

晴時,日映千林,層染聳翠,又有紅霧氤氳。風輕來時,萬道彩雲飄飛,又有奇峰怪石、珍禽異獸,真是好一派仙山佳景。

此處是西牛賀洲的萬壽山,乃是一處聞名三界的洞天福地。山中有一處道觀,名叫五莊觀。觀裏有一尊神仙,道號鎮元子,神通廣大,人稱與世同君。

鎮元子門下出的散仙不計其數,如今還在跟前的隻有四十八個,都是得道的全真。

這一日,鎮元大仙得元始天尊的簡貼,邀請他去上清天彌羅宮中聽講混元道果。

鎮元子不知年歲,但仍舊麵如少年,俊逸非常,隻眉下一雙眼睛,透著無窮的仙機道意。

此時的他頭戴紫金冠,身上穿著鶴羽所製的大氅,絲束腰間,足下登履,一派莊重。

他將眾徒弟叫來堂前,說道:“大天尊的簡貼不便推卻,為師這便要去彌羅宮聽講。你們隨我習藝日久,這般造化也是少有,便留兩個看顧山門,其他人隨我同去吧。”

四十八個弟子俱都麵露喜色,齊齊看著鎮元子。

鎮元子的目光從這四十八個弟子的麵上一一掃過,指著兩個小童笑道:“清風、明月,你們便留在家裏吧。”

那兩個小道士卻是不依,其中那個臉嫩如女童的小道童嘟起嘴來耍賴,嚷道:“師父偏心。我都一千二百歲了,清風師兄也有一千三百二十歲了,如何還小,怎麼又留我們兩個看家。”

鎮元子聽了,頓時爽然大笑,罵道:“你們兩個頑童,你們的師兄哪個年歲不上萬年,你們這千餘歲小兒也敢賣弄年月。你們兩個修行日淺,身上仙基未固,去聽了反而禍亂心神,不要吵鬧。”

兩個小道童見師父話已定音,便知道無可更改,倒也很快接受了,隻是要師父回來時多帶些天庭仙果。

鎮元子向來疼愛這兩個小幺,自然無不應允。

“你們兩個若是嘴饞了,也可去後院打個果子分著吃了。”鎮元子臨行前,又吩咐兩個道童道。

清風點了點頭,明月卻是氣惱道:“師父好生小氣,居然隻讓我們兩人分吃一個果子。”

“那果子又不是尋常之物,光就半顆也能讓你們受用無窮,多了管教你們腸穿肚爛,滿身修為盡成虛無。切記為師的話。”

“是。”清風明月見師父不像是在說笑,便都斂了嬉笑之色,鄭重地應諾。

鎮元子滿意地點了點頭,又對清風說道:“我走後,不日就會有凡民上山求助,你切莫等閑視之。”

清風不明其意,疑惑地看著鎮元子。

鎮元子解釋道:“為師算定這是你命裏的一劫,你也可以不應,我這觀裏自可避絕一切煩惱糾纏。你若應了,便去為師書房裏,那桌上有我給你的東西,或許可幫到你。”

“多謝師父。”清風點頭致意。

鎮元子看著清風滿臉的稚氣,不由得輕歎了一聲,自己雖超脫三界五行,卻也不好幫這徒弟脫卻命劫。也罷,便看他在塵世裏的造化吧。

等眾徒弟們備好行狀,鎮元子便駕起法雲,承起眾徒弟騰飛而上,徑朝天界。

目送著師父和眾師兄走後,明月一直繃緊著的臉頓時倏地一下笑開了,當即在地上打起滾來,“師父終於走了,這下自由了。哦呼……”

清風看著這個有些得意忘形的師弟,不由得搖了搖頭,他肯定又忘了門前的兩隻石獅子便是師父留下來的法眼。

明月自己樂了半天,見清風仍舊一臉不快,便說道:“清風師兄,師父都走遠了,你還愁眉苦臉做什麼?”

清風自然不便把師父之前單獨交待的話講給明月聽,隻得說道:“有什麼好樂的,過不了幾天,你肯定又會說無聊得要瘋了。”

明月想了想還真是如此,想到偌大個道觀便隻剩下他們兩個小道童,也覺得有些空曠了。隻是他愁眉不過兩刻,又將這些拋之腦後,急切問道:“師兄,我們去摘果子吧。”

清風也明月的性子,想起一出是一出,全無定性,便道:“師父才剛走,你別鬧了,萬一師父殺個回馬槍,你哭都無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