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大戰的前奏(1 / 3)

洛陽城,入定,亥時,天下俱暗。

繁華的洛陽城漸漸褪去了白日的喧囂,路上的行人早已趁著黃昏時分踏著石板路返回各自家中,隻有那些慣於在夜晚尋歡作樂的官員或者是以此為生的某些人群才會在這個時候從四麵八方湧來,彙聚到那一座座點燃了長明燈火的雕欄畫棟。交織的光與影投射在蒼涼的路麵上,構築成一幅宏大而又奢靡的畫卷。關不嚴實的門扉中飄來陣陣令人垂涎的酒香,而門外的乞丐們緊了緊身上破舊的單衣,瑟縮著躲到寒風吹不到的陰影角落,真是好一派“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盛世”圖景。

當然,如果說這幅筆法宛如當世大家的作品還有什麼缺憾的話,那就是旁邊背負著碩長的鐵錘並且渾身肌肉虯結,幾乎快要把青衫漲破,一看就是鄉野武夫化裝成文士卻落得不倫不類的嵇康了。

“這個世道,似乎也不是什麼樂土。”

深深的吸了口氣,嵇康緩緩說道。

“當然,一群竊據神州沃土的無腦盜賊,又怎麼會治理得好這片廣袤的土地,何況,他們可是把這片土地的原主人當做是奴仆一樣對待,又懷著深切的恐懼給他們套上層層枷鎖。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出賣不屬於他們自己的利益倒是挺快的。”

冷冷的嗤笑了聲,方文清將文明棍舞了個圈,跺在地上。

“不過,那些連他們自己都不信的枷鎖倒是成功的把這個民族束縛住了。曾文正公,李文忠公,哼,不過是滿清匪幫的走狗而已,若是有朝一日天下共和,定要將此二賊的屍骨掘出,暴屍荒野!”

“無論那二人做了何事,暴屍荒野未免太過暴虐,恐有傷天和。”

搖了搖頭,嵇康提出了自己的反對意見。

雖然生活在思想開明,民風奔放,各種思想不斷湧流,同樣也是最混亂的晉代,雖然他自己本就有著放浪不羈的名號,但歸根結底,嵇康的放縱也隻是在他認為合理的範圍內放縱,並不是無視了一切規則一切束縛的隨性而為,麵對掘屍這種實在是挑戰他心理底限的東西,他並不能完全接受。即便,他一定程度上認同方文清對異族的斥責和鄙夷。

不過看樣子方文清也並不想和這位晉代的英魂繼續深入研究這個話題,於是他隻是頓了頓,接著繼續說道。

“這些事都是旁枝末節,無關緊要,最重要的是,必須贏得這次戰爭的勝利!”

嵇康堅信,在這個世界上所存在的任何事情,既然發生了,就一定會有相應的道理。正因為如此,那麼,方文清之所以被稱作是王牌,自然有足以背負這個名號的道理,無論他從外表上看起來多麼不著調,都必然會有什麼東西潛藏在那看似暴戾,甚至有些時候是漫不經心的掩飾之下。

但是,這場戰爭的勝負並不能單純寄托在方士的強力之上,實際上,當方士們彼此打生打死的時候,各位英魂的戰鬥才應該說具有決定性的效果。畢竟,能夠有自信參加這場戰爭的方士,手上不可能沒有幾個保證自己生命無礙的手段。很可能方士之間的交鋒,獲得的最大成果也就是逼迫對方撤退,而英魂之間的戰爭卻是足以一錘定音的撒手鐧。

隻要幹掉了對方的英魂,敵人就隻能乖乖退出戰鬥,不過與方士之間的戰爭相比,英魂之間的戰爭也更危險,更持久,更具有不確定性。

方士對方士,英魂對英魂,這是這場戰爭必須恪守的規則,如果英魂能夠對方士出手,那麼無論是多麼差勁的英魂,也能夠輕易勝過現在最強大的方士。畢竟,在這個早已絕地天通的時代,已經沒有人可以再隨意施展各種呼風喚雨,撒豆成兵的法術,而這些英魂卻是真正立於人類之上的,受萬眾香火加護的神話人物。

每一位英魂都有著獨屬於自己的傳說,也有著從這些傳說當中演化而來的特異能力。那麼,如何判斷一位英魂的強弱?很簡單,隻要從這位英魂展現出的能力判斷出他的身份,然後再根據他的身份從而了解到他所應該擁有的傳說,越是曾經在曆史上留下過輝煌名號的英雄,越是曾經傳奇故事越多的英雄,就毫無疑問比傳奇故事少的英雄要強。

所以,就算嵇康對自己的能力還算蠻有信心,可是麵對這依舊混沌不清的局麵,也感到十分棘手。敵人隨時都有可能出現,而且還是六個,這樣的情況讓生性豪邁的他也不得不仔細對待,以小心謹慎為第一要務。在這種諸方混戰的背景下,一旦自己的情報被別人完全揭穿,隨之而來的很有可能就是致命的攻擊,每個人都會竭盡全力排除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