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021 對影成三人(1 / 2)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青蓮居士四首月下獨酌,無疑是這首最為膾炙人口。

當年汴梁千妙樓有一名妓,色藝雙絕,通詩精詞,才情不讓須眉。

她以賣藝不賣身之姿隱身千妙樓數載,期間整個東京流傳她貌似妲己,身似玉環,妖嬈豐沃,男人見之無不傾倒,然數載時間,見過她真容者卻是少之又少,皆因她有一規矩,來客入千妙樓見她,百兩文銀不過入門敬資,除此之外,還需通過她的測試。

現今的大宋金銀雖流通,卻並未作為獨立貨幣使用,汴梁城其他**皆以通寶錢定價夜資,唯此名妓例外。

大宋錢製混亂,川、楚、越、燕各有標準,不過總體以鐵、銅為主,以一文小平錢啟始,折二、折三、折五、當十如此遞增,一兩白銀約等於一千文,也即是一貫,百兩便是百貫。

世有腰纏萬貫之說法,萬貫之財在凡人眼中已是富可敵國,百貫錢尋常人一輩子也未必花的完,這名妓以百貫做入門之資,眼高於頂可見一斑。

當初她這規矩一傳出,頓時轟動汴梁,豔名傳遍大街小巷,然此舉非但未嚇退那些**豪客,反倒另許多人趨之若鶩,好奇心大盛。

不但往日那些**常客,就連眾多文人雅士也慕名而至,欲一窺芳容。

然而百貫隻是入門之資,即便交上百貫,若無法回應她之出題,仍見不著她一麵。

此女才情過人,精通詩詞歌賦,東京城內流傳著不少出自她手的良作佳品,她每次出題也以此為基,或詩或詞,亦經亦典。

數年下來,能過關者實在少之又少,因此她聲名雖盛,真正見過之人卻鳳毛麟角。

當初高富帥成為高太尉螟蛉義子後,在一幫狐群狗黨慫恿下,也加入探花大軍行列。

他不學無術,對那名妓所定的文考規矩嗤之以鼻,暗中借老爹高俅施壓,欲令那名妓屈服。

誰知那名妓頗有手段,便宜老爹的回複,竟是連蔡京之子也奉守她的規矩,太尉高俅之子自然比不上相爺蔡京之子,便宜老爹話中之意再明顯不過。

然而,高富帥耳聞此女驚人容貌豔色,不甘如此放棄,為了見她,便破天荒請了先生,到太尉府教授他四書五經。

臨時抱佛腳當然難有所成,高衙內尚未藝成出師,便已傳來那名妓傾心於燕王趙俁,從良隨她去了那兵凶戰危的燕地。

如此,高大衙內求學大計自然不了了之,當初先生所傳也九成傾情回報,隻餘一成不到還依稀記得。

月下獨酌便在這一成之中,因此高富帥明白王公子所言為何。

既然對影成三人,除青蓮居士外,另兩人是誰?

高富帥、張映月麵麵相窺,半響無語……

“靠!你說的是這二人?耍我們啊!”少年暴怒,不學無術如他都明白這首月下獨酌的意思,哪裏來的另兩人。

張映月也是啼笑皆非,她雖然出生道門,但所精通詩詞歌賦至少不比高富帥少,月下獨酌膾炙人口,她當然知道。

唐初至今,月下獨酌流傳四方,還未聽過有人如此解讀“對影成三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