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應該知道,寧州那邊有陛下的人,江親王的身邊,也會有陛下的人。”
“但我們不說,陛下會不會?”
宋林書恍然大悟,重重點頭道:“好,本官這就去起折子。”
“嗯!”
內閣之中,宋林書與楊鳳清商議的時間會多一些,其他人都在各自的衙門做事。
陛下自從登基之後,大部分時間都不在京城之中。
這讓整座皇宮都看上去並不熱鬧,淩淵擔心後世宦官亂權,下過明旨,不讓宦官參政的。
一旦有這個苗頭,輕則下半輩子在詔獄之中,重則被砍頭。
東暖閣伺候的太監,若是放在先帝在位之時,這個老太監足夠讓朝中的人對他俯首稱臣的。
但如今的他,卻要看朝中人的臉色,陛下從態度上不太喜歡太監。
皇後和景妃也是如此,她們更多喜歡用宮女,對太監也是不怎麼喜歡。
時間一晃而過,淩淵從武安縣回到京城,與他一同回來的,還有從流州回來的皇後和景妃。
景妃的肚子越來越大,皇後盧佳的還沒顯懷。
淩淵在第二天舉辦了大朝會,在京城三品以上的官員都被召集了去。
北蠻安護使哲裏,也出現在朝堂之上,這讓內閣中的其他人都頗為不解。
“傳旨吧!”
老太監將提前準備好的聖旨拿了出來,在朝堂之上宣讀起來。
“奉天承運,陛下詔曰,此次草原之戰,皆是北蠻安護使哲裏所謀劃,但卻不上奏,自即日起,免除其職務,罰俸一年,入國子監好好讀讀書。”
“臣,領旨!”
上來就是罷官,這讓在場的官員個個戰戰兢兢,淩淵沒說話,隻是冷冷的掃過在場所有人。
一股不寒而栗的氣息,瞬間在眾人心中浮現。
這是要整頓的節奏,陛下這才一回來,就要對他們動手。
都在紛紛思考自己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接下來淩淵卻開了口,語氣很柔和,道:“眾位愛卿,朝廷推行新政以來,成績是有的!”
“不過!”淩淵話鋒一轉,繼續道:“但有些地方還是需要努力,朕覺得,這些事不在地方,而是在朝廷,朝中的愛卿們若是不做事,下麵的人就會很難做。”
“臣,知罪!”
宋林書身為朝廷首輔,也是百官之首,此時站出來,也是必要的。
其他人見宋林書如此,也都紛紛出列,跪地請罪。
“都起來吧,朕不要唯唯諾諾,也不要什麼請罪,朕要的是實打實的做事。”
“楊鳳清!”
“臣在!”
“你主管吏部,朝中官員考核的事,你們吏部要拿出個章程來。”
“回陛下,目前吏部在各地推行的考核章程正在實施中,朝臣的考核章程也在製訂之中。”
“嗯,這件事讓袁澤承來配合你一起做。”
“臣,領旨!”
袁澤承領了左都禦史,這段時間也確實查出了一些事,他是有特權,可以直接給陛下上密奏的。
“陛下,臣還有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