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完善自我,一流素養的修煉 (3)(1 / 3)

早在兩千年前,亞裏士多德就曾描述過一個真正的紳士應該是什麼樣子:“無論身處順境、逆境,一個寬宏大量的人總是追求行事適度。他不期望人們的歡呼喝彩,也不允許別人對他嘲弄貶低;成功的時候不會得意忘形,遭受了失敗也不愁眉苦臉。他不會去做無謂的冒險,不會隨隨便便談論自己或者別人;他不在意別人的毀譽,也不會對人求全責備。”

真正的紳士應當表裏如一。寶石上了光之後雖然更光彩照人,但首先它必須是寶石。一個真正的紳士舉止溫文爾雅,謙遜知禮,不會輕易動怒,更不會主動挑釁。他從不惡意猜度別人,至於自己去作惡,那更是想都沒有想過的事情。他努力克製自己的欲望,提高自己的品位,出言謹慎,尊重他人。真正的紳士,應該像瓷器一樣,上釉之前就把圖案畫好。再經過煆燒,也不會有任何改變,以後即使沾染了什麼,也很容易擦去。一個真正的紳士可能會失去一切,但不會丟掉他的勇氣、樂觀、希望、德行和自尊。這樣,即使他失去了一切,但他實際上仍然很富有。

美國駐法國大使富蘭克林是當時巴黎最受歡迎的人士。後來他返回了美國,由傑斐遜接替他的職務。法國的沃格涅斯伯爵向傑斐遜表示祝賀,他說:“聽說由你取代了富蘭克林?”傑斐遜這位在歐洲所有宮廷都贏得人們尊敬的美國人,竟然措辭非常得體地回答道:“我隻是接替了他的職務;取代他,應該沒有任何人可以做到。”

教皇克雷芒十四世當選之後,各國使節紛紛向他鞠躬表示祝賀,教皇同樣鞠躬以答謝他們的好意。這時,身邊負責儀式典禮的主教提醒他:“您不必還禮。”“哦,請原諒,”克雷芒回答道,“我做教皇的時間還不夠長,還沒有把應有的禮節都忘幹淨。”英國文人考柏在一首詩中寫道:

謙恭的人和有教養的人,他們不會侮辱我;

其他的人,他們也侮辱不了我。

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曾經說:“我從來不去聽別人說什麼小道消息。因為如果這些消息是假的,我就有上當受騙的危險;如果是真的,它又可能讓我去憎恨一些不值得我關注的小人。”

愛默生有一段精辟的話,他說:“在安徒生《皇帝的新衣》裏麵,織工們織的那件肉眼看不見的美麗衣服,在我看來代表了文明的教養。一個帝王,確實需要這樣一件衣服做他的裝飾。文明的舉止,還有這背後所蘊藏的對人的體諒、關心,是我們人生的一筆巨大財富。它是天性優雅的產物,是進入上流社會的敲門磚。不同的舉止,可以使我們或者惱怒,或者平靜;或者興高采烈,或者羞愧難當;或者與禽獸為伍,或者與聖賢同列。這種東西好像是我們日常呼吸的空氣一般,平時我們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潤物細無聲,天長日久、一點一滴地對我們產生作用。這種綿裏藏針的力量,是那種匹夫之勇所不能比擬的,它是我們日常社交生活的潤滑劑,是整個社會減小損耗、高效運轉的助推劑。”

愛默生曾經有過一個形象的比喻,他說:“你們可曾在一個深秋的早晨,去樹林裏看一看蘑菇的生長?它看起來弱小無助,沒有堅硬的根莖,隻是以它柔弱的力量堅持不懈地向上生長,最後終於破土而出,原來在它頭頂覆蓋著的硬土都被它推到一邊。它的身上,正象征了柔和謙恭的力量。”

馬古曾經說:“禮貌的力量真是神奇。一個人無論怎樣巧舌如簧,有些事情就是無能為力;然而有了禮貌,卻可以無往而不勝。”懂得怎樣讓別人感到高興,也就掌握了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