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同道(1 / 2)

“媽,我回來了,今兒吃啥呀?”俟葉滿臉好奇的問道。

“能吃啥啊,麵!”母親有一點點無奈……

“哦。”俟葉微微一笑,坐在了炕頭,沉默了一陣。然後突然驚叫:“真是好久沒吃麵了!”然後就興衝衝地跑去收拾碗筷,準備開飯。母親無奈地笑了笑。

“為什麼我每天回來都要問這樣的問題呢?好像不問,我也知道,或者知道了也並不能使我激動……”

“廢話也是有價值的。”

“這是廢話麼?”

沉寂,沉寂,還是沉寂。坐在達雪峰木廳的長凳上,麵對著手執MAX原理的幾個同窗,俟葉掩在文後冥想。

“我知道我們幾個道雖不同,但也不至於如此冷清吧。”俟葉裝作飄然地拿下了外籍,頓了頓道:“今兒天氣真好啊,我們去轉轉,領略一下‘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如何?”

“我沒意見。你問他們。”

“那個我孰知天文。你看這個雲,你看它的形狀,和古典中的那個雲很相似,所以現在出去很可能會遇到雨啊。”

“這也不是肯定的。我孰知算法,任何的規律都無法網羅一切。首先這規律就涉及一個不確定的問題,然後你的‘類似’使得在此不確定性的基礎上又多了一個不確定性,還有,你依靠視覺判斷,與原著者的視覺必定存在些差異,這又得加上一個不確定性,你的年齡,你的思維邏輯方式,你的激素水平……”

“停,我覺得萬物本來就沒有什麼確定的。什麼事情隻有在發生之後才能判斷,甚至對於發生與否都得質疑,所以這就是一個不確定的世界,隻能靠大概率來判斷。”

“你所謂的大概率僅僅是建立在你的思維模式上的。你怎麼確定你的思維模式下的大概率是絕對客觀下的大概率呢?倘若這件事情不如你所言地發生,那或許存在某種角度並且在這種角度下可以得到你所謂的大概率正是小概率,而你所謂的小概率卻是大概率呢?換句話說,我不去討論這件事情的概率問題,而是質疑做出判斷的你的概率問題,你又怎麼確定做出判斷的你的概率呢?”

……

俟葉看著他們,很無語地看著他們。時間在一點一滴地流逝,俟葉不想去評判他們,或者他厭倦了此種辯論,這種每時每刻都出現在自己腦中的爭吵。

過了一會兒,氛圍終於寧靜了下來,也永遠地寧靜了下來……

過了幾天,有人提出“你們看過這個麼?”他拿著自己的古典向他們一個個地展示。

“沒有。”

“沒有。”

“不感興趣。”

“嗯。看過。”

……

他停下來了,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打消了原先的念頭,不再詢問。

俟葉挑起碗裏的麵條,不知為什麼內心歡喜,他明白,話語不在內涵,不在對錯,而在於兩個人的情感。或許他已分不清臆想和記憶有什麼本質的區別,或者這種恍惚已上升到精神和現實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