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計劃(1 / 3)

在印第安納安頓下來後,我就立馬趕回了烏幹達,從一個叫盧庫姆的人那裏買了兩英畝地,還取得了建學校的許可證。在魯巴加,老朋友波利和他太太愛瑪邀請我到他家吃飯。我們聊了聊各自的近況,話題最後轉到了建學校這件事上。

“學校?”愛瑪很驚訝。

“特威西建了一所孤兒學校。”波利跟愛瑪解釋道。

“就在村裏,”我補充說,“我們打算叫它‘那卡艾滋孤兒學校’。”

“你不是在開玩笑吧!”愛瑪前不久在荷蘭獲得了工商管理學碩士學位,要說到財務上的事,她比我清楚多了。

我已經習慣了這種質疑,所以愛瑪的話我一點也覺得不生氣。“我們籌了些錢,先給學校建兩間教室還是夠的。”

聽了這話,她使勁拍了拍桌子,弄得盤子直響。“真是不敢相信啊!”

我有點心虛了,等著她說我這是純屬浪費精力。

誰知她笑著說:“我的學位要求有一部分就是關於規劃學校建設的,我還做了詳細調查呢,建築規劃、材料成本還有雇用當地工人的費用,這些都有!”

“規劃?”聽到了太多的反對意見甚至不理解,愛瑪的話讓我難以置信。

“應有盡有,”她接著說,“這是我跟兩個同學一起完成的,一個美國人,一個瑞典人,他們千叮嚀萬囑咐讓我把這個規劃付諸實際,如果能跟你合作就太好了!”

主啊,謝謝你!我又一次在心裏默默念道。就在我要規劃如何建造學校的時候,貴人就來幫忙了,真是太好了!

“我真心地祝福你!”我說。原來上帝總是秘密地出現在我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啊。

吃過午飯,我就從他們家的電腦上往軟盤裏下載了一份項目複件。

弄完之後,我就立馬踏上了回那卡葉茲村的公共汽車,雖然車上很擁擠,可我心裏卻是很高興。

這種喜悅感一直延續著,直到那天我回到家裏,走到父母的門前,看到屋裏昏暗的燭光下,父親獨坐在那裏,眉頭緊縮。他沒跟我打招呼,也沒喊母親出來迎接我回家。

“你買的地不好,”他說,“一點都不方便,學生們還得走那麼遠才能到。”

我都六個月沒見他了,這就是他要跟我說的話嗎?我默默告訴自己要忍住。

“媽媽呢?”我沒回答他的話,隻是這樣問道。

“那裏隻適合放牧,蓋房子不好。”

我從他旁邊經過,往後門那邊看了看,隻有羊兒和小雞在院子裏亂轉。廚房裏的火都要滅了。

“你聽見了嗎?”他又說,“那塊地不好。”

“嗯,聽見了!”我有點急了,“我們就隻能買到這些地了,也隻能這樣做了。”

“還是我們這兒的地好些,”他說,“平整點蓋房也容易些。”

“可你不是沒把地給我們建學校嗎!”

“那都過去了,”他用眼睛往我這兒掃了掃,“你買的地在懸崖邊上,怎麼能建學校呢?”

“我們隻能建在那裏了,”我不明白父親準備幹什麼,總之我不能讓步。經驗告訴我我能耗得過他。

還記得1982年,那時我隻有12歲。那時候,村裏十幾歲的孩子想要脫離家人的約束稍稍獨立是比較常見的事。當時,我們家隻有兩間泥糊的臥室,父母住一間,我跟姐姐們住一間,還沒有窗子。隨著我們漸漸長大,這間房子就不夠我們三個大孩子住了。克莉絲汀和費達想有自己的隱私,我也早就煩了,天天晚上被踢不說,一大早起來心情也是糟糟的。母親後來提議說我可以睡在靠近後門的客廳裏。

起初,這確實有用。不過,我隻能等所有人都回來了才能躺在門邊的墊子上睡覺。有段時間,父親總是半夜才從外麵回來,他會跟村裏的人在酒館裏喝酒聊天。有的晚上,他踉踉蹌蹌進來的時候,我剛好蓋著母親的長袍在睡覺。這時,他還總讓燈亮著,要吃東西,要用熱水洗腳。如果碰巧他有什麼煩心事,他就會亂罵一通,非把每個人弄醒不可。

“出去,”他喊道,“都給我出去!”

等他把我們都趕了出來,一個個都瑟瑟發抖的時候,我們就隻好沿著黑魆魆的路找能收留我們過夜的人家,有時是在親戚家,有時是鄰居那裏。即使父親這樣把我們趕出來,母親還是會回去。第二天,父親總會為此向我們道歉。可隨著自己漸漸長大,我發覺這種道歉變得越來越沒有意義。

終於,我無法忍受這種例行公事了,逼不得已,一個建房子的計劃在我腦中浮現。首先,我需要找些木杆當框架。這對我來說並不難,因為每天下午我的任務就是把牛羊趕到牧場去吃新鮮的草,趁著這個時間我會用彎刀去砍些灌木,所以找些木材不是問題。於是,每天這個時候我就會挑選一些小樹,截成合適的尺寸,然後一根一根地拖回家。就這樣一天一次,大概花了我一個多月的時間才弄齊足夠建房的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