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管敬伯讀雪山房圖

懸車方息影,朅來遊洛下。俊才接翩翾,故交蓋雲寡。

管君繩祖武,無忝名世者。哲弟陸士龍,契我同一冶。

芝蘭堪競爽,相期邁高雅。踔躒文翰場,嗜古搜片瓦。

每蓄匡時略,馳驅逐戎馬。披覽讀雪圖,韻事尤揮灑。

述舊潘安仁,尋幽孟東野。夙哦韞山集,元音鳴九夏。

遺宅剩京華,往跡留騷社。畫冊毀兵燹,棖觸談燈灺。

遷流數十年,硬黃幸重寫。深雲翳樹根,清湍激春瀉。

蘧廬念民物,抗懷追董賈。蘊真愜所遇,自得何外假。

敲詩翦銀燭,看劍引瓊斝。狂瀾際砥平,共祝承大嘏。

自鄂還湘次韻答申夫方伯

未步金鑾上諫坡,曾看吳楚起沉屙。

言歸此日江之永,但願來年海不波。

魚美武昌春意薄,雁回衡嶽別情多。

棗梨薑芥誰相贈,且向漣溪問釣蓑。

題晉陽榜書吏馬威遐齡韻事並序

餘以諸生從戎十餘載,洊擢浙撫。同治四年六月簡授晉撫,因病未能履任,上疏乞退,詔許養屙,未蒙開缺。五年正月,湖北撚匪充斥,調鄂撫。光緒二年八月,由河督重授晉撫,明年四月接篆視事。時值大祲,民間十室九空,凡屬行路之人,莫不衋焉心傷,矧餘官斯土乎?撫綏三載,咎塞兩儀,幸荷朝廷矜恤,蠲賑頻頒。越二年,歲在己卯五月初九日,大獲甘澍,孑遺略有生機。八月鄉試大典,多士近五千人。浙江周珊梅太史、山東吳玉生主政適來典試是邦,餘忝監臨。廣堂觀察為提調,莊晉階太守為監試。堂談及鎖院舊事雲:有藩署書吏馬威者,年近八旬,寫榜二十七科,猶矍鑠也。因檢遐齡韻事見示,餘口占七絕十章,書於卷尾。

鋒鏑餘生十載前,榮華過眼說因緣。

晉陽畢竟來持節,又值賓興貢士年。

嗷鴻百萬澤中過,聞道孑遺士未多。

天為讀書留種子,儒生輻輳詠菁莪。

熙朝遠邁禹湯賢,不數周宣雲漢篇。

發粟散財傾海內,從知聖德果如天。

潮來八月逢仙侶,濟貫洪河氣味清。

愧我棘闈簾外坐,蒸湘射策一諸生。

矮屋無嘩葉有聲,爐煙九轉已丹成。

桂花堪摘乘時摘,文苑驚人重一鳴。

傳聞絳老走凡塵,吏隱薇垣六十春。

猶抱四朝成案在,淋漓快寫筆如神。

民瞻若虎非今日,官疾如仇自昔時。

刻木像形期不對,多君鎖院口留碑。

大漢關中吏亦侯,三章約法足千秋。

迄今案牘留餘韻,秦晉由來古帝州。

執筆曾書廿七科,如香佳士聽鳴珂。

品題十倍增聲價,眼見兒孫上大羅。

公門修積豈尋常,薄善微長感上蒼。

自古在官皆有祿,伊誰似汝壽而康。

題葆芝芩方伯棣華芬馥圖

刺史雍容七尺軀,行年二十綰州符。

維時全楚猶多難,君吏瀟湘我役吳。

昔我與君相見始,小林夾畔夜橫舟。

中流擊楫須臾事,已曆蟾圓廿四秋。

長沙賢守是詩人,緯武經文少比倫。

耆舊至今傳盛業,如來金粟證前身。

瘴雨蠻煙不記年,沉淪滄海變桑田。

銅山帥節君陳臬,聖化由來萬裏宣。

有詔傳宣到七閩,八年膏雨兩番新。

鯨鯢跋浪無消息,獨具孤忠感百神。

仕宦真如累積薪,屏藩南服幾多春。

同舟共濟偏憐我,鶴發蒼顏老部民。

兩河百邑皆荒土,十室九空無晚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