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6章(1 / 3)

“其實此山風水極好,極具靈力。我隕落於此,本想幹脆就在這無人之境潛心靜修,爭取早日仙成,重回天界。我吸山之靈氣,山亦吸我之仙氣。我本是琉璃體,與山之屬性同係而出,故而山中之石很容易就被我身上的仙氣感染,變幻為各種色彩繽紛,不同色澤的奇石。而我,亦能事半功倍、輕而易舉的吸收山脈中的靈氣,助我縮短在人間的修仙之途。”

媸灩將這段始因說完之後,換了一口氣。抬起眼眸靜靜的注視著風吟訣,眸底湧起一抹帶笑的異樣之色。

風吟訣被她盯得莫名,困惑的看著她,等著她的解釋。

媸灩忽然露出一抹羞怯的淺笑:“我清修之時,為了不被外界所幹擾,曾附身於一顆五光十色的靈石之上。那****漫山遍野那麼多石頭不去撿,偏偏跑到我清修的隱蔽的山洞裏將我拾了起來。後來甚至還將我揣在懷裏帶出了鏡花山。”

風吟決仔細回憶著年少時的情景,模模糊糊的想起,當年似乎是有這麼一回事兒。那塊石頭差不多巴掌大小,卻通體透明。一塊石頭上彙集了紅橙黃綠青藍紫黑等數種顏色,耀眼奪目,讓人僅僅看上一眼,視線就再也無法從它身上移開了。隻可惜後來待他回宮想好好拿出來把玩把玩的時候,它卻不知道丟到哪裏去了。

原來當年那塊讓他一見傾心的稀世珍寶,是因為有媸灩附在它身上,才會令他如此魂縈夢牽的嗎?如此說來,那他對媸灩的愛,原是從更早開始就已經情根深種了嗎?

不知為何,一思及此,他就覺得全身心都被一股巨大的滿足感充斥著,令他前所未有的愉悅。仔細想想,他與媸灩之間的這段情份,是宿緣,不是孽緣。原來他比父皇更早遇到她,更早的在她生命裏出現。

先來後到,命中注定應該是他得到媸灩。

媸灩從他的神色中,多少讀出幾分他的心思:“你那是在高興個什麼勁兒?你雖然撿了我,但又把我遺落在半路上。當我醒來的時候,四周的一切都是我見所未見的,讓我既害怕又不知所措。人間,對我而言是一個全然陌生的環境。我隻能憑借著化身為石那時候的感應,仿佛嗅到周圍有你的氣息,毫無頭緒的四處亂轉。

“後來看見成群結隊、盛裝打扮的女子經過,我一時好奇心起,便也跟著她們的隊伍後頭,學著她們走路的樣子。我不知道那一時的衝動會釀成日後這幾多經年的苦果,我不知道她們原來叫做秀女,我被你遺落的地方,就是禦花園。”

不止風吟決聽了之後驚訝的說不出話來,就是站在一旁與之無關的風千疏,都對這命運的捉弄顯得無法置信。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過去三支因,現在五支果,現在二支因,未來三支果。

怨不得凡人絞盡腦汁都參不透命理,悟不出玄機。上天這是是非非,前生後世的精心策劃,委實周密,凡人不得其道,不入其門,自是一點空子都鑽不得。

“那一年,傳聞先帝與先後不睦,故而一反常態,冊封了數名妃、嬪、貴、才、妤,對外宣稱子嗣單薄,需要充盈後宮。其實你我都知道,那一批被冊封的妃子,一個一個,誰都沒有好下場。先帝為同你母後賭氣而召了大批秀女入宮,令先後抑鬱而終。除了冊封為妃的十二人之外,其餘女子通通入了後陵陪葬。”媸灩的聲音顯得有些激動,那些哀嚎著、掙紮著的一個個花樣年華中的女子,至今回想起來依舊曆曆在目。

那是她入世以來第一次見識到人間的醜態,經年都無法從記憶中忘卻。人命始空,此乃禪理。色身相味觸法,鴻蒙之初本無一物存於幻世,肉身色相予佛家而言都是空的。

空則空矣,卻不輕賤。當年先帝那樣慘絕人寰的將一眾百餘名豆蔻少女活埋於後陵,祭奠先後的仙逝,此舉委實令人發指。

屋內的三人回想起那段往事,頓時都陷入了沉默。

風千疏和風吟訣他們兩個是知道內幕的。

先帝英明一世,驍勇善戰,治國有方,唯一的弱點就是疑心過重。那次之所以會弄得如此沸沸揚揚,甚至間接令還不滿三十歲的先後香消玉殞,都隻因某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臣子,無意間說了句:“靖王爺如此厚愛太子,像是在拿他當自己的親生兒子一般照顧著。世子同太子又玩得近乎,真是兄弟情深,叫人看著眼紅。”

一句無心之語,平白斷送了百餘人的性命。不得不說這是“禍從口出”的最佳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