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章 等著,小情歌(1 / 2)

盜墓這個題材,敏感得很。

考古研究人員對此深惡痛絕,獵奇的讀者卻愛不釋手。

才一開始,讀者都還沒注意到它,政府更沒主意,所以評論裏都是些催更和讚賞的話語。雖然數量不多,但代表了大家最初的感覺。

“意外發現了一本好書,點讚。”

“推薦了,後期不崩必成神。”

“催更,敢太監必寄刀片。”

“美女皮的劇情看得我瑟瑟發抖,我推薦給女友看,她看我眼神都不對了。”

“還以為是鬼故事呢,切,一點不恐怖,看得我臉不紅心不跳……”

“故弄玄虛。後期不崩,我吃屎。”

如此等等,大抵是證明評論。也有一些帶著猜測和生活的情緒抱怨的。

江河大概看看,在“後期不崩我吃屎”的論斷下回複:“請不要騙吃騙喝。”

“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想著,他關掉這個賬號。

想著,他打開“孔乙己”的賬號。

這裏的粉絲已經增長到28萬多,尤其發了歌之後,增長迅速。

這些粉絲平時就很活躍,一首歌投了進去,像液氮裏倒開水,沸騰到要爆炸似的。

“這家夥竟然還能唱歌?”

“美酒加咖啡,這喝法誰懂?”

“他現實不會是個歌手吧?”

“最近分手的歌手有誰?”

好多評論,都是用問號作為結尾,代表了大家的疑惑。

他是誰?從哪裏來?到哪裏去?

但沒有一個問題有答案——這裏不得不說,國家做背書建的網站就是紮實,要是別的網站,綁定了身份的賬號,那就等於透明人。

你去一個地方舉報,人家大數據一查,就把你的信息扒個底朝天。

一個電話就打過去了。

扯遠了,說回那些評論。

除了疑問,還有煞有其事的瞎猜。

“娛樂圈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能寫出這些詩和小說的,一定是業界頂尖的人物。這些人年紀都不小。如果網上猜測父子或親戚代筆的事不假,那麼最近還真有兩個人的情況符合條件,一個姓張,是個知名編劇;一個姓李,是個金牌作詞人。最近北音有個某某飛,一直推才子人設,不知道是不是他們一家幹的?”

“是張佳吧——聽說在鬧離婚。這哥們以前說,離婚是創作最好的情感來源。”

“無論是誰,都有點刻意了。如果是李春飛那一家蠢貨,我罵死他。”

猜吧猜吧,反正也猜不出來……江河暗自竊笑,

然後他通過中華文藝網中的小心思,發了句微博似的短語,“多聊詩與歌,少聊是與非。你吃一隻雞蛋覺得好吃,何必問下蛋的母雞是誰?”

有人等著他似的,剛發完,無言的嗶嗶說:“所以,你到底是誰?”

江河“我尼瑪”的話還沒說完,無言的嗶嗶又說:“再說你就寫這麼點,隻夠單曲循環,把大家的耳朵閑著了。耳朵一閑,就得看看下蛋的母雞,有沒有生病啊,有沒有餓死啊……唉,我們這些網友,可真是操碎了心呦。”

這小子,打字真快。也夠犀利。

江河回道:“我正吃軟飯呢,好得很。”

無言的嗶嗶說:“你不是離婚了?”

江河回道:“你們都是瞎猜。《再生》寫的是烈士的理想,《美酒加咖啡》寫的是新時尚,不要往我身上扯。小心錯亂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