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三讀小學的時候,就十分懶惰,學習習慣於走捷徑,爸爸不得不拿古代先賢的事跡啟發他:“你看晚唐時期的張籍,從小就喜歡詩歌,他非常崇拜杜甫,對杜甫的詩歌迷戀到如醉如癡的程度。他常常把杜甫的詩讀完後燒成紙灰,然後把紙灰拌上蜂蜜,吃到肚裏。有人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時,他笑著回答說:‘腹中裝滿杜詩,以後我就一定能不斷地寫出好詩了’。果然,若幹年後,張籍成了晚唐時期的著名樂府詩人。他的擬古樂府和新樂府注重風雅比興,多寫民生疾苦,深為人民大眾所喜愛……”
爸爸的啟發奏效了,阿三在當天晚上就把語文課本燒掉了,他收起紙灰,去找爸爸,要爸爸為他買一罐蜂蜜。爸爸一聽氣得火冒三丈:“你這個混小子,簡直糊塗透頂……”氣急敗壞的爸爸向他舉起了巴掌。
阿三委屈地問爸爸:“難道我向張籍學習有錯嗎?”
“混小子,我問問你,你燒書吃書為了啥?”
“這不明擺著嗎?把書吃到肚子裏,就不用再費勁拔力地學習了嗎?”
爸爸氣得哭笑不得:“這恰恰是你的錯誤所在,人家張籍吃詩,所表明的是他對杜詩的喜愛和立誌成才的決心,而你燒書吃書卻是為了省事走捷徑!”
阿三的爸爸被他的吃書行為氣得發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