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教育管理內容涉及麵很廣,在此主要介紹教學管理、教育人事管理和學生管理。其相對應的職能部門分別為教務處、人事處、學生處等。當然,每個學校根據其部門設置不同,其職責劃分也會略有不同。
一、教學管理
教學管理是學校為有效實現教學目標和培養目標,根據一定管理原則、程序和方法,按照教學規律和特點,通過計劃、組織、指揮與控製等過程,協調教學係統的各要素,建立正常穩定的教學秩序,保持教學過程的暢通,以實現各項教學工作協調、高效率運行,確保教學任務完成的一種學校教育管理活動。
(一)教學管理組織係統
1教學管理係統的結構。護理教學管理組織係統可分為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和醫院三類,這裏重點介紹後兩類。
(1)學校教學管理係統。建立學校教學管理係統的目的在於把學校與教學相關的機構、組織和人員組成一個有機整體,使每個與教學相關的工作人員能積極負責,步調一致為提高護理教學質量發揮作用,其目標是能準確全麵掌握教學工作情況,並及時作出指揮決策,從而保證教學指揮和反饋渠道的暢通。學校教學管理係統包括教學和業務管理機構兩種管理組織,也可增設教學谘詢、監督機構,如教學委員會、教學督導組等。其中教學行政機構通常指教務處,教學業務管理機構通常指教研室或院係教學科。
根據護理教育組織的不同,教學管理係統模式各不相同:①綜合性院校的護理院(係)或獨立的中職或高職護理學校的教學管理係統是在校長負責製下由教務處、院係教學科或教研組、附屬醫院或教學醫院的科教科、各學科教師組成;②成人教育、遠程教育的教學管理係統一般由繼續教育學院、成人教育學院或遠程教育學院等專門負責成人學曆教育機構辦學,不受教務處直接管理。有些學院采取一級管理,遠程教育較多采用該方式,由這類學院直接負責整個教學的組織和實施,同時聘請護理院係專家教授成立專業教學委員會,對護理教學進行指導和監督。有些學院采取二級管理,承擔護理教學的宏觀管理,由專業學院如護理學院或醫學院設立成人教育科負責具體的教學管理。
(2)醫院護理教學管理係統。附屬醫院或教學醫院一般建立三級護理教學管理:一級管理模式由分管教學的副院長負責護理教學工作的宏觀管理;二級管理組織由醫教科(科教科)、護理部組成,主要職責是臨床教學、臨床實習任務的組織實施;三級管理由各病區護士長、教學秘書組成,負責本科室學生實習計劃和教學任務的製定和實施。
2主要職能機構介紹。下麵重點介紹學校的教務處、教研室(教學科)的主要職責。
(1)教務處。教務處是全麵負責全校教學、教務管理的職能部門,直接擔負著學校教學工作的組織、指揮、協調、檢查的職責,發揮著決策參謀、指揮調度、指揮服務的作用。其主要職責:①根據學校的總體發展規劃,製定教學事業發展規劃,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育質量;②製定有關教學文件和教學管理規章製度;③負責專業設置及調整,教學計劃修訂及執行管理,教學組織安排,課程(教學資源)建設與管理,實踐環節管理,師資建設與管理;④負責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的總體設計,組織各院係製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教學大綱及開課計劃;⑤負責選課管理、教材管理、教學設施管理、考務管理、教務管理、教學基地建設;⑥負責教學質量監控和評估、教學研究等。
(2)教研室或教學科。教研室或院(係)的教學科是按學科、專業或課程設置的教學研究組織,是組織和管理教學、開展科學研究的基層教學組織。其主要職責是組織和管理本院係教學,落實教學任務,維持日常教學秩序穩定,實踐環節安排,教學過程管理,教學質量監控,協助教務處工作,開展教學研究等。附屬醫院或教學醫院科教科是負責臨床教學任務落實、臨床教師的聘請、學生臨床見習或實習環節,在護理實習環節上接受教務處和護理院係教學科或教研組的指導和管理。
(二)教學管理的內容
高等學校的教學管理一般包括教學的計劃管理、教學運行管理、教學基本建設的管理、教學質量管理與評價等。
1教學的計劃管理。計劃管理是為實現教學總目標,學校管理者對教學工作進行設計、籌劃、組織、安排、監督、控製和創新的一種管理形式。它是明確教學工作方向、保證教學工作協調有序進行、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實現培養目標的保證。它包括專業設置、教學計劃管理等。
(1)專業設置管理。專業是學校根據社會分工需要和學科體係的內在邏輯而劃分的學科門類。按專業設置組織教學,進行專業訓練培養專門人才是現代高校的特點之一。專業設置需要依據教育部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的有關規定上報審批。如何設置專業,設置怎樣的專業才能符合社會需要、體現學校特色、更利於培養人才是教學管理的重要環節。專業設置包括專業名稱、層次、方向、教育形式、年製。層次包括高升本、專升本、高升專。近年來,護理學專業出現了方向細分,如不少學校設置了社區護理、中西醫結合、母嬰護理、涉外護理、口腔護理、麻醉護理等方向。
(2)教學計劃管理。教學計劃管理是學校管理者為了實現預定的教學目標,設置和安排學校課程,指導、控製、總結和評價教學實踐及其成果的活動,包括教學計劃的製訂、執行、修改、原則及要求等。教學計劃管理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決定整個教學管理係統的內容和方向。它是教學過程管理的起點,也是提高教學管理效率的基礎。教學計劃管理應堅持科學預見性、現實可行性、周密程序性和嚴格約束性四個基本原則。審定後的教學計劃不得隨意改動,執行過程中如需要調整的,應嚴格按照審批程序執行。在普通全日製學校裏,主要依靠教務處、教研組和教師來具體落實有關的教學計劃管理工作:①教務處首先要根據國家製訂的課程計劃,提出學校教學工作目標、任務要求和主要措施,並在此基礎上單獨擬訂詳細計劃;其次也可考慮在國家規定的課程計劃範圍內,結合學校實際情況,製定出更明確、具體的學校教學目標體係;再次,需要掌握各學科貫徹執行課程標準和教學計劃的具體要求,並對教研組工作加以指導、對教師整體工作進行安排等。②教研組應根據學校教學工作計劃,結合本組教學具體情況製訂具體的教學計劃,並據此編製分學期的教學進程計劃及單向教學環節組織計劃,如實驗教學安排、實習計劃、社會實踐計劃等,落實每學期教學任務。教學計劃應圍繞加強本組教師隊伍建設、開展教學研究、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由教研組長負責,在全組教師集體研究討論的基礎上製訂。③教師必須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的內容與要求,結合授課班級實際情況,按照學校和教研組工作計劃提出的要求,製訂課程教學計劃。同時,教師還要指導學生製訂一學期或一學年的學習計劃,使學生的學習也能夠有目標、有計劃地進行,從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在非全日製學曆教育中,通常由相關學院,如成人教育學院、遠程教育學院等的教學管理部門負責教學計劃的審核和管理,由專業教學委員會或各院係教研室負責具體教學計劃的製訂。
2教學運行管理。教學運行管理是指按教學計劃組織落實各教學環節,開展各項教學活動,它包括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師生相互配合的教學過程組織管理和以校、係(院)教學管理部門為主體進行的教學行政管理。其基本點是全校協同,上下協調,嚴格執行教學規範和各項製度,保持教學工作穩定運行,保證教學質量。其內容主要有以下幾方麵:
(1)製定課程教學大綱。每門課程均應有教學大綱。教學大綱直接關係到課程教學的內容和質量。每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應當嚴格執行教學大綱。大綱可參照教育部提出的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依據學校製(修)訂教學大綱的原則規定,組織有關教師編寫,經醫院醫教科或護理部、護理係(院)、學校相繼認定,批準施行。教學大綱內容應包括本課程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基本要求、實踐性教學環節要求、學時分配及必要的說明等部分。
(2)課堂教學環節的組織管理。護理課堂教學環節由學校和醫院共同完成,醫院主要承擔護理臨床課的教學和臨床實習中的小講課。除傳統麵授課堂外,當前衛星、網絡的直播和錄播課堂在護理教學中也占有一定比重。課堂教學包含如下內容:①通過護理教研室和附屬醫院選聘教師,下達教學任務,組織教師崗前培訓;②組織教師研究討論教學大綱,組織編寫或選用與大綱相適應的教材及教學參考書,編製教學日曆和教案,開展教學觀摩活動,建立聽課和自檢、自評教學質量的製度;③鼓勵教師研究和采用新教學方法;④積極發展計算機輔助教學、多媒體教學等,提高教學效果。
(3)實踐性教學環節的組織管理。實踐教學是護理教學過程中一個極其重要的教學環節,包括上機、實驗、臨床見習和實習、社會實踐等。各種實踐性教學環節都要製訂教學大綱和計劃,嚴格考核。實驗教學必要時可以單獨設課,或組成實驗課群,也要在相關課程內統一安排。根據教學計劃要求,應盡可能建立保證完成各類實習和社會實踐任務的相對穩定的校內外實踐基地。社會實踐的組織形式,在滿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也可讓學生有選擇地自行安排。
(4)日常教學管理。要依據護理學專業教學計劃製定並嚴格執行年學期的開課計劃和開考計劃,保證教學秩序穩定。對執行情況要有管理製度和檢查辦法,及時處理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5)組織科學研究訓練和管理課外科技活動,要納入校、護理係(院)、基層教學組織及相關職能部門的工作計劃,要采取多種形式組織學生參加科學研究工作,把課內和課外、集中和分散安排結合起來,並為學生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和經費,組織有經驗的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
(6)教師工作管理。根據學校教學工作總量和規定的師生比要求,確定學校教學編製。要分別製定必修課和選修課、基礎課與專業課、理論課與實踐教學環節等不同性質、不同類別課程的工作量管理辦法。要做好每學年(或每學期)教師工作量的考核工作,考核內容包括:教學任務完成情況、教學態度、教學質量及效果,教書育人、教學改革與研究和其他教學兼職(如導師、班主任)的完成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