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國王宮,啟世子啟韻賢雲宮住處。
“不知啟世子找息寒何事?”清冷地聲音傳來,息寒眼睛平淡如水,嘴角帶絲微笑。
身材修長,一襲素衣,麵容俊雅,舉止中給人清風清涼的感覺,令人心神清醒。
啟韻看著眼前的息寒,表情雖未有多大變化,心中卻頗為滿意。
映入息寒眼簾的啟韻,一身紫色華服,眼神淩厲,有著似王者生來就有的貴氣與傲氣。
啟韻迎息寒落座,圓桌上並無過多擺飾,兩個白玉杯,一盞紫砂壺。
啟韻主動為息寒倒茶,而息寒也並沒有言語動作。
“韻派去的手下在醉劍閣等待息寒公子已有月餘,能請到息寒公子到此,實乃幸事。”
“息寒素來喜愛遊曆江湖,醉劍閣少閣主乃息寒至交好友,世子能知道在那等我,也是不易。”
“如今天下共推的江湖俠士,黎國息寒、啟國封尋、榆國木越、儀國傾析、希國引易,如今得見息寒公子,果然氣度不凡。”啟韻讚道。
“行俠仗義而已,再說江湖中很多高人都勝於息寒。”
“那息寒公子如何看待當今天下形式?”啟韻突然話鋒一轉,說的毫不在意,卻又尤為認真。
息寒直視著啟韻如劍光的眼神,淡淡地道:“天下形式?息寒隻是江湖一遊俠,自知不能與啟國世子談論天下。”
“遊俠?”啟韻表情疑問地盯著息寒,“難道息寒公子隻願做一遊俠嗎?”
“遊俠不好嗎?”
啟韻傲然地道:“息寒公子,可願助啟韻奪天下?”
息寒淺笑道:“啟世子你、華國世子華清、榆國世子榆亦、黎國世子黎域、儀國世子儀辰、希國世子希融,皆是能成就一番大事的能者,勝負變數孰難預料。”
啟韻笑著搖搖頭:“這華國已是走近末路,華清再有才能也無力回天。而希國的希融整日玩樂不思政事,不足為對手。其他的幾位倒是不可不防,但還是勝不了我。”
“看來啟世子對他們都很了解。”
“對手,豈能不了解。”
“世子覺得華清會束手待擒嗎,他可不像他那父王。”
“這帝都陵安城都在我的掌握中,自有把握應對。”啟韻站起身走到息寒跟旁,“我知道息寒公子是故意裝作不了解局勢,息寒公子是有什麼顧慮嗎?”
息寒飲了一小口茶道:“息寒無才無能,文不能興盛啟國,武不能領兵征戰天下。如果是喝酒吃飯這種事找我倒是可以。”
“息寒公子何必自謙,既然不願入仕,那能否為啟韻穩定江湖形勢,能有江湖力量的幫助,爭天下的路途也會稍平坦些。”
“世子何必多慮江湖勢力,江湖勢力再強也無法與軍隊匹敵,所謂的江湖勢力一旦遇到大軍壓城也隻能是螳臂當車。”
啟韻冷笑道:“可是在大軍壓城前,江湖勢力足可損毀一座城的防禦力。”
“世子還是把一切想的太過順利,要想從內部損毀一座城,可是需要在這座城精心經營多年才能成。”
啟韻絲毫沒有察覺息寒正在一步步套他的話,反而越說越有些得意,“息寒公子還是小瞧了我啟韻,現在各國有不少城都在我的掌握中,先不說效果如何,等開戰後必然會發揮些作用,甚至是奇效。”
息寒淡淡地道:“等息寒想好了要選擇的明主,必竭盡全力。”
聽到息寒此話,啟韻以為息寒心裏偏向自己,也就不好再勸。“那好,啟韻隨時恭候息寒公子。今日還為息寒公子請來了兩位朋友。”說完,啟韻拍了拍手,從屏風後走出兩位麵容俊朗的男子。
“是你們?”
“喂,上次輸給你的半招不算,待會我們再比試比試,”封尋朝息寒嚷道。
“息寒,有些時日不見了。”木越與息寒擊拳示意。
待兩人落座,息寒問道:“你們怎麼會在這裏?”
“封尋和木越現已為我賢雲宮的人,”啟韻得意地道。”
“如今啟國最強,也是最有希望能盡早結束現在這個局麵的,比我們在江湖中救多少人,更重要的是結束這個亂世,所以我就來了。”木越一本正經地道。
“我本來就是啟國人,當然要幫啟國。”即使是在啟國世子麵前,封尋還是一副無拘的樣子。
息寒輕鬆地對啟韻道:“封尋雖浮躁好鬥卻也是個好幫手,木越也自有大誌向,這兩人好似兩把利箭,就看啟公子如何彎弓搭箭了。”
“可惜少了息寒公子的幫助。”啟韻表情依舊是那般傲氣,雖語氣帶有些許遺憾或又有一種自信。
“息寒大哥,你武功好才華好為何隻願屈身江湖?”封尋湊向息寒疑惑地問道。
息寒一把推開封尋的腦袋,“哪那麼多問題,這麼不守規矩難怪你仇人多。”
封尋不好意思地撓撓頭,“那你也不準說我浮躁好鬥,傳出去對我名聲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