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熟之後,幾個孩子就很自然的玩到了一塊,何言主動挽住葉康寧的手,說要帶小姨出去逛逛。

葉康寧有些猶豫的看了李白秋一眼,李白秋笑著點了點頭,說道:“聽大人們聊天是很無聊的,你們跟著言言她們出去轉轉也好。”

得了李白秋的準許,葉康寧這才和葉元慶一塊,跟著何言他們出去玩。

雲喬看了一眼葉康寧的背影,突然想起什麼,問道:“嬸嬸,康寧今年也十八歲了吧?我記得她前年好像考上了公社的高中?今年是高二?”

李白秋點點頭:“對,康寧今年是高二了,夏天高中畢業。”

七十年代,高中的學製隻有兩年。

“那康寧豈不是再過兩個月就要考大學了。”雲喬問道:“滬城跟東北的教育情況不太一樣,高考的試題難度也不一樣,馬上就要高考了,突然換了個環境,康寧能適應嗎?”

“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李白秋說道:“你小叔平反的第二天,原單位的領導就往東北去了電話,催著你小叔回去複職,說是十年前停滯的研究項目缺少人手,讓你小叔十天之內前去單位報到。”

“你說我們一家人都走了,總不能隻留康寧自己待在東北吧,她一個女孩子家家的也不安全。”李白秋歎了一口氣,說道:“所以,影響就影響吧。今年考不上,大不了就再複讀一年,反正康寧還小呢,複讀一年也不妨事。”

“您的這個想法跟康寧商量了嗎?”雲喬輕聲說道:“複讀備考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得康寧自己願意才行。”

李白秋點頭:“說了,離開東北之前我就跟康寧認真談過了,康寧也願意。”

“說實在話,公社高中的教學質量挺一般的,康寧對今年考大學的事情沒什麼信心,覺得以她現在的水平考不了什麼好學校。我跟她一提,她主動就說,今年考不上好學校,就再複讀一年。”

雲喬‘嗯’了一聲:“康寧自己願意複讀那當然好。今年剛恢複高考,報考的考生特別多,競爭也大,康寧隻在公社高中念了兩年書,不一定能考得過別的學生。”

雲喬笑著說:“我小叔馬上就回滬城大學任教了,康寧作為直係子女,可以免試進入滬城大學的附屬中學學習,滬大附屬中學的教學質量還是很好的,在整個滬城所有的高中裏麵能排到前三。康寧在滬大附屬中學裏再學一年,考上好大學的贏麵能大不少。”

李白秋說:“我也是這樣想的。所以康寧今年考不上也沒有關係,全當是提前體驗一下高考的流程了。”

“可以。”雲喬說:“熟悉熟悉高考的流程,知道過程是怎麼樣的,下次再參加就沒有那麼緊張了。”

聊過葉康寧,接下來馮娟又陪著跟李白秋夫婦聊了聊家常,主要是講一講東北的生活,和以後回滬城的打算。

聊著聊著,天便快黑了,馮娟去廚房幫著江嬸做飯,雲喬便趁著孩子們不在,回了一趟房間,實則是偷偷的將存放在小空間裏的柳老太太的遺物拿出來,交還到葉元章和李白秋的手裏。

“奶奶當年留下的東西,全部都在這裏了。小叔,我替您保管了十年,今日物歸原主。”雲喬將房契地契以及金表首飾都收在一個木頭盒子裏,直接將木盒遞給葉元章。

葉元章接過存放遺物的盒子,粗糙的大掌覆在盒子上麵輕輕摩挲著,他眼眶濕熱,眼中滿是懷念之色。

“小喬,這些年多虧了你。”想起雖然是事業型女強人,但對待家人一向溫柔慈愛的婆婆,李白秋的眼眶也有些泛紅。

最讓人難過的是,那樣驕傲的婆婆,最後幾年過得無比辛苦,連最後的離開也那樣的倉促。

她和元章被下放到東北,不僅連她的最後一麵都沒有見上,之後也一直沒有機會回滬城祭拜她。

提起那位慈祥的奶奶,雲喬嘴角的扯出的弧度也帶著些許苦澀:“這沒什麼,都是我應該做的。”

李白秋拍了拍雲喬的肩膀,說道:“雲喬,你是個好孩子。放心吧,叔叔嬸嬸不會虧待你的,你奶奶說過要留給你一處房子,叔叔嬸嬸尊重你奶奶的遺願,等過段時間,家裏的房產歸還,叔叔嬸嬸挑一處好的送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