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食指上的創可貼(1 / 2)

之前專案組重點考慮的都是汽車,雖然也考慮過摩托車、電動車,但由於死者是嚴重地的顱腦損傷,所以覺得質量太的車做不到這樣的傷害。

不過如果根據肖然之前的分析,即撞人與拖屍不是一次行成,那麼摩托車或者電動車,即便是自行車也有可能是肇事者。

肖然與龐景輝迅速將這個消息上報給雷康,負責接洽的交警們也迅速對事發路段的監控視頻再次查看。

情況進行的很順利,下午三點左右,肖然與龐景輝走訪完他們負責的區域之後,交警隊便傳來消息,有一輛摩托車非常可疑。

這輛摩托車是在班車經過之前半時從北向南通過第一現場的。

在第一現場前後的兩個監控攝像中,交警部門的同事發現,這輛摩托車在通過第一個設想卡口時,車子右側的燈是亮的。

而過了第一現場之後,到達下一個監控時,這輛摩托車的右燈卻沒亮。

當然,燈不亮明不了任何問題,或許就是人家不想開燈,但由於肖然在現場發現的那幾塊塑料車燈碎片,交警部門便推斷很可能是因為撞擊而造成的燈損壞。

交警部門對圖像進行銳化處理之後,將截下來的圖像製成照片送了過來。

由於是鄉村裏的摩托車大多都是在附近騎行,很少有上牌照的,再加上摩托車主戴著頭盔,交警那邊也查不到什麼可用信息。

於是所有辦案人員便人手一張照片,開始對案發地周圍的村鎮再次進行地毯式走訪,重點就是照片中的摩托與車主。

肖然與龐景輝繼續一組,一直走訪到晚上八點多,依舊一無所獲。

饑腸轆轆地回到派出所,此時大多數人基本已經回來了,肖然匆匆吃了晚飯,然後繼續開案情分析會。

大家一直討論到十點多,都認為現在主要是找準肇事車輛,並且做好證據儲備,畢竟現在手上掌握的信息就那麼點,如果等找到嫌疑人,沒有證據也是白搭。

第二上午,第一現場附近鎮上派出所的同事傳來消息,他們在距離第一現場4公裏外的張莊找到了嫌疑車輛與車主。

而嫌疑車輛的右燈果然是損壞的,燈車罩都是裂紋,而且還缺了一個口子。

聽聞消息,雷大隊立即帶著眾人來到派出所,此時,嫌疑人與車輛已經被帶到了派出所。

距離接案已經是第三了,時間緊迫,雷康立即吩咐問詢當事人,一眾技術員同時檢查嫌疑車輛,查找車上是否有可疑痕跡。

“張才良是嗎,有點事想和你了解一下,這輛摩托車是你的吧?”

審訊室裏,派出所的民警正在問詢,雷康帶著肖然等人坐在監控室裏,仔細看著顯示屏上嫌疑人的一舉一動。

肖然靠著椅背,他更多地觀察著其他的細節,在剛看到這個人的時候,正義之眼已經發出預警——沒錯,嫌疑人應該就是此人。

張才良二十五、六歲,麵色很平靜地道:“是、是我的。”

“前晚上7點半的時候,你有沒有從咱們鎮子東邊的路上走過?”民警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