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就像個大型的書院一般,隨處你都可以看到村民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討論書本上的知識,你湊近可以發現他們討論的是一些種植,養殖的知識點。
來了這幾天周絨絨也沒派活計給她們就是讓他們四處走走看看,現在時間到了。
周絨絨清楚得很,這些人都是京城來的,俗話說宰相門前七品官員,他們中間相比有些人並不止心甘情願來這裏的,就看那幾個小丫鬟這麼多天以來,穿的依舊是宮裏頭帶出來的衣服來看,這裏的生活她們並不喜歡。
這也不是不能了解,由奢入儉難不是嗎?
所以她給了他們一點時間讓她們在村裏看看。
周絨絨坐在堂屋喝著茶水手裏把玩著一個箱子裏麵是這些人的身契,打量著站在屋子中的眾人問道。
“你們自己做決定留在這裏的人我不會虧待,會好好對你們,但不想留在這裏的人直接說,五十兩銀子再加上你們身契即可離開,剩下的時候我會處理,你們想法如何可以直接和我說。”
鍾嬤嬤年紀大了,在宮裏本就是管著宮女廚房的大嬤嬤了一輩子謹慎小心,到了年紀也沒出宮,這麼多年她在宮裏做了很多活計,早就厭倦了那樣的生活,周家孩子們懂事,主子更是簡單幹淨,這幾天的觀察她發現這位縣主基本不需要人伺候的,什麼都是自己做,晚上餓了,她都是自己去煮宵夜和她見過的主子都不一樣。
她第一個表態道:“縣主,你不嫌棄老婆子,老婆子可以留下來,老婆子年輕的時候在宮裏做個幾年的織造局的宮女,刺繡縫補都不成問題。”
周絨絨想著謝無憂給的資料,這位嬤嬤那真是宮裏頭的老人了,還能這麼謙虛的嗎?看資料說這位嬤嬤在宮中三十年,能屹立不倒可見是個腦子聰明的人,周絨絨從中觀察到,也是這位嬤嬤和村子融合的是最好的,點了點頭道。
“哪裏客氣了,既然嬤嬤跟著我嗎,日後你的養老問題我一律包了,要是嬤嬤平日有空不如去教教女孩子們學些刺繡。”
鍾嬤嬤恭敬的點頭,默不作聲的走到周絨絨身後垂手站著。
接下來的幾位隻有左左和右右這兩位小丫鬟十三四的模樣留了下來,大大和小小兩個年紀大的說要走,周絨絨也不挽留給了身契,給了銀兩,承諾會給他們找個好理由脫身。
五個侍衛每一個要離開的這些人都是謝無憂親自選的人,怎麼會不忠誠,現在可以開始安排人了。
兩個嬤嬤們都是有大本事的,周絨絨根據嬤嬤的時間給嬤嬤們安排一周五節課的的時間去上課的,鍾嬤嬤教導刺繡,年嬤嬤則是教導規矩。
年嬤嬤真是極其重視規矩的人,可周絨絨總是不聽她的,不如給她換個地方去教導那些調皮小子和姑娘們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