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晨帶著程雙喜去了客戶的店裏,客戶是位四十多歲的大姐姐,姓崔,從深市回來沒多久。
想在臨市開個毛線店,對店內的裝修也是有一定要求。
“崔姐,這個行業在這邊很新穎,未來一定會爆火。”
“您可真有眼光啊。”
她記得尤其九十年代賣毛線的店還是很掙錢,人們慢慢拋棄了臃腫的棉襖棉褲。
轉而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和線料,回家自己織成毛衣,比買成衣的成本會低很多。
八九十年代大多城市家庭的夜晚,幾乎都是一邊聊著天,一邊手中不停的織著毛衣。
崔大姐捂著嘴笑,
“唉,我在南方那邊,這樣的店很多,也不知道在咱們這開能不能行呢。”
“肯定行啊,尤其您這個時候開正好啊,正是換裝穿毛衣的季節,哪怕來不及織,那小情侶啥的不得買兩捆線織圍脖手套呀。”
崔大姐豪爽的笑著,隨即帶著二人進店,店麵一百二十多平,除了要放置的櫃台,牆上還要重新設計可以擺滿毛線的架子。
聽著崔大姐的設想,程雙喜也不斷地在補充調整,林清晨適時的穿插著兩句話。
本來這單就是要給雙喜,所以把談單的主導權給她,自己在一旁打輔助。
幾個人聊了快兩個小時,終於把設計風格給定下來了,店麵整體以豪華風格為主導,這所謂的豪華並不是金磚玉階。
而是牆麵要設計成富貴竹,牡丹的圖像,這對著門的白牆,要設計一個金色大大的發字,留白處要鋪滿粉紅色的小碎花,牆麵的踢腳線要用金色的牆紙包邊。
林清晨有些坐不住了,“崔姐,或者您看簡約的風格您喜歡嗎?”
“單色調?比如黑白灰,或者也可以整體色彩明亮些也行。”
如果不喜歡單調的色彩,也可以用明亮的顏色來裝飾,也會讓人感覺店麵整體更年輕一些。
崔大姐搖搖頭,
“簡約風格是啥?要是簡約那還不如不裝修呢。”
“我裝修主要就是圖個氣派。我就覺得這牡丹啊,竹子啊,寓意特別好。”
“要不整那四麵白牆看著光禿禿,啥都沒有多難看。”
“對了,東麵的牆你可以做一個大圖,那種太陽升起,鯉魚跳龍門的感覺。”
“或者那種胖乎乎的小胖孩,懷裏抱著鯉魚,這寓意也好啊。”
“你看看你們能整出來麼?實在不行我買個畫掛那也行。”
林清晨看著程雙喜認真的做著筆記,一邊寫,一邊在不斷的點頭,這咋滴?這倆人還默契上了啊?
“不是,崔大姐,那你看到時候牆上放上架子,被毛線一遮擋,其實這背景圖就看不到多少了。”
看見程雙喜不說話,她趕緊補充道。
崔大姐一擺手,毫不在意的說道,
“那沒事啊,那起碼背景牆也是花花綠綠的,多喜慶好看啊。”
……林清晨不吱聲了,這風格確實程雙喜可以駕馭,也可以理解對方的審美點。
想想也是,八九十年代根本就不流行什麼簡約風格,人們都喜歡顏色豔麗的東西。
像北方的棚紙,炕革,多數都是顏色靚麗的小碎花,小方格的,以那個時代人的眼光來看,那就是好看。